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

ID:4661171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_第1页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_第2页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_第3页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SFB用户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影响探究【摘要】CSFallback语音业务,是一种协议规定的电路域回落语音解决方案,CSFB技术适用于2G/3G电路域与TD-LTE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的场景,网络结构简单,在部署IMS系统初期,能有效利用现有CS网络投资,本文基于此场景分析LTE用户的增加对SGS接口信令负荷的影响,核算CS域的设备处理能力,安全保障LTE用户的增加对CS域设备的信令冲击,保证现网CS域设备安全运营【关键词】CSFBSGS接口一、LTE网络语音的CSFE实现原理为实现CSFB,需要在MME和3G/2G网络的MSC设备之间建立SG

2、s接口。SGs关联在CSFB技术中起着桥梁作用,能够将两个不同的系统联系起来,实现用户在不同系统间的语音业务连续。所谓为用户建立了SGs关联,就是在VLR中保存了用户的MME的地址,而同时也在MME中保存了用户的VLR的地址支持CSFB的终端必须具有多模能力,既能通过E-UTRAN接入到EPC,也能通过GERAN/UTRAN接入到CS域。具有CSFB能力的终端必须能够执行联合的RAU/LAU附着、位置更新和去附着程序。原有3G/2G网络中的MSC为支持CSFB功能,需要新增到MME的SGs接口,支持SGs协议栈,维护SGs关联;并且在SGs接口和I

3、u/A接口并行地寻呼用户,支持和MME的联合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对于原有3G/2G网络的无线子系统(基站、基站控制器),需要增加LTE的邻小区配置,为让终端在CSFB到3G/2G网络后的语音业务结束后,尽快回到LTE网络二、SGS接口实现功能CSFallback特性中,最主要的接口是SGs接口,它是MME和MSCServer之间的接口,用来处理EPS和CS域之间的移动性管理和语音业务寻呼。SGs接口中,SGsAP(SGsApplicationPart)作为SGs的应用层协议。SCT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用于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该接口可实现功能如下:1、

4、移动性管理:SGs接口类似于3G的Gs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完成联合附着、联合位置更新、IMSI/EPSdetach功能2、语音寻呼:UE的主叫业务不经过SGs接口,因为MME收到带有UE发送的CSFB标识(指示回落)后,直接通过eNodeB指示UE回落到CS域。当UE有被叫业务时,Paging消息经CS发送到MME,由MME发起回落流程。被叫回落流程和主叫回落流程类似三、SGS接口负荷分析统计经过对某省移动公司CS域现网设备的压力测试情况进行统计,SGS接口测试数据见表1根据SGS接口统计数据得知,爱立信、华为、诺西设备测试时极限处理能力与厂家提供

5、的理❷值一致,但是统计数据显示:信令冲击系数对MSC进行评估,发现目前爱立信和华为SGS接口MSC处理能力不足以承受类似最大场景的信令冲击根据现网最大场景时的信令冲击,得出SGS接口容灾系数公式:?=(24184(冲击量>)/(249013(用户数))5.097,通过用户数和容灾系数可计算出SGS接口极限信令冲击量,根据现网的情况,可计算出现网SGS接口和POOL内SGS接口全开时对每个MSC的极限信令冲击量;通过对比单局点实际最大处理能力和极端场景信令冲击量,根据分析可知华为、爱立信硬件平台在双SGS接口和SGS接口全开时都不能满足极端场景下的信

6、令冲击需求四、后续建议随着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设备的老旧,现网设备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基于现网实际情况,主要在现有硬件条件下进行改造和扩容,对SGS接口数量进行扩容;所有交换机开启SGS接口仍然不能应对现网极端情况下的信令冲,设备处理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现网需求,建议将SGS接口SERVER的硬件平台进行替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