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

ID:46613244

大小:1.1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_第1页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_第2页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_第3页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_第4页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鸺期计算机仿真2015年08月文章编号:1006—9348(2015)08—0094—05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分析与仿真李博,李学仁,杜军,张鹏(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研究多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问题。为准确描述翼尖尾涡衰减模型,并分析无人机紧密编队飞行中提高气动效率的最佳空间位置,提出了一种采用Burnham马蹄涡模型的双机编队气动耦合分析方法。首先对无人机编队中僚机进行受力状态分析,然后建立以长机机翼质点为原点的机体坐标轴系,并根据Burnham马蹄涡模型建立僚机的诱导

2、上洗速度和诱导俺洗速度的数学公式,最后在不同空间平面内对僚机的诱导速度和升阻力系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双机紧密编队队形中,僚机通过调整自身位置可以利用长机尾涡气动效应来减小阻力,提高升阻比,达到节省燃油从而提高续航能力的效果。关键词:无人机;紧密编队;气动耦合;升阻比中圈分类号:V279文献标识码:BAerodynamicCouplingAnalysisandSimulationofMulti—-UAVTightFormationFlightUBo,LIXue—ren,DUJun,ZHANGPeng(Aeronau

3、ticsAndAstronauticsEngineerngCollege,AirForceEngineerngUIIive瑙ity,Xi’anShanxi710038,China)ABSTRACT:Aerodynamiccouplingproblemoftightformafionflightofmulti—UAVisresearched.Aimingtoaccu-ratelydescribethemodeloflead’Strailingvorticesandtoanalysetheoptimalpositionint

4、hecoordinateofincreasingaerodynamicefficiencyinthetghtformafionflightofmulti—UAV,amodifiedmethodofaerodynamiccouplingeffectofcouplednightformationbasedonBurnhamhorseshoovortexmodelisproposed.Fifty,theinducedliftanddragofthewingaircraftintheforrnationisanalysed.Se

5、condly,theBurnhamvortexprofilemodelisadoptedtocalcu-latethevortex—inducedupwashandsidewashforces.Then.theinducedvelocit)randlift/dragcoefl3cientineachplanearesimulatod.ThesimulationresultshowthatthewingaircraftCandecreasedragforceandimprovelift—to—dragratiobyadju

6、stingspacepositionforexploitingvortexeffect.thusitCanimprovetheformationflightdistance.Finallytheresultoreverifiedbycomparingwiththewindtunnelexpofiments.KEYWORDS:UAV;Tightformation;Aerodynamiccoupling;Lift—‘to。-dragratio1引言目前,为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和提高执行任务的成功率,有关无人机编队的研究得

7、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1。多无人机在近距飞行时实现紧密编队,紧密编队飞行中各僚机利用长机翼尖尾涡产生的上洗气流减小阻力,使编队整体实现相当于大展弦比飞机的气动效能,提高升阻比,从而使飞行效率提高,增强了编队飞行的续航能力。国外学者和机构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飞机编队问题。美国NASA研究中心采用两架F一18C模型进行风洞实收稿日期:2014—10-22---——94·--——验,结果表明僚机阻力减小达25%,且燃油消耗比长机少18%【3J。但风洞实验代价过高,且当飞机数量较多时实验实施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完成。文献[4]

8、采用Helmholtz经典马蹄涡模型对有人机编队进行了数学建模和分析,但此模型在涡线中心位置存在奇点,未能全面地描述气动耦合关系。文献[5]研究了编队间横向和垂直向距离对编队气动耦合的影响,但未考虑纵向距离与翼尖尾涡衰减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无人机紧密编队中气动耦合的特点,对编队中各机的最佳空间位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