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ID:46618713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本章知识较多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近年试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逐步密切。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梳理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1):(3-2).....◎例题评析【例1】.建筑工人安装塔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

2、,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例2】.在现实生活中,雨滴大约在1.5km左右的高空中形成并开始下落。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你遇到过这样快速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8m/s,为什么它们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梳理1.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有: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④平均速度及位移的关系:,⑤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1).

3、说明:上述各式有V0,V,a,x,t五个量,其中每式均含四个量,即缺少一个量,在应用中可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⑤式中T表示连续相等时间的时间间隔。(2).上述各量中除t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0方向相反。另外,在规定v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x为

4、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x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3).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例题评析【例3】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例4

5、】以速度为10m/s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s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动,第3s内平均速度是9m/s,则汽车加速度是_______m/s2,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_______m。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知识梳理在两物体同直线上的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问题中关键的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解出。(1)追及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

6、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2)相遇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例5】在铁轨上有甲、乙两列列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分别以速度v1=15m/s),v

7、2=40m/s做同向匀速运动,当甲、乙间距为1500m时,乙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O.2m/s2,问:乙车能否追上甲车?【例6】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分钟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千米、正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加速度?总结:(1)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

8、段间存在什么联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