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

ID:46619869

大小:1.53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_第1页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_第2页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_第3页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4航天电子对抗第31卷第1期0引言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万纯1,汪欲飞2,叶自强2(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2.第二炮兵驻307厂军事代表室,江苏南京210006)摘要:针对反舰导弹突防面临红外成像末制导拦截导弹威胁,提出一种基于面源红外诱饵的弹载红外干扰技术,介绍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原理和特点,分析弹载面源红外诱饵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形式,对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具有借鉴作用。关键词:面源红外诱饵;反舰导弹;突防;红外成像导弹中图分类号:TN972文献标识码:AAnaly

2、sisonmissile‘-bornsurface‘-typeinfrareddecoytechniqueWanChunl,WangYufei2,YeZiqian92(1.No.8511ResearchInstituteofCASIC,Nanjing210007,Jiangsu,China;2.MilitaryRepresentativeOfficeofPLASecondArtilleryForcesStationedin307Factory,Nanjing210006,Jiangsu,China)Abst

3、ract:Aimingattheinfraredimagingguidedmissilethreatinthepenetrationofanti—shipmissile,theinfraredcountermeasuretechniquebasedonmissile—bornsurface—typeinfrareddecoyisbroughtforward.Theprincipleandcharacteristicofmissile—bornsurface—typeinfrareddecoytechniqu

4、eisintroduced.Thekeytechniquesandapplicationformsofsurface—typeinfrareddecoyareanalyzed,whichinordertohavecertainreferenceinthedevelopmentofpenetrationabilityofanti—shipmissile.Keywords:surface—typeinfrareddecoy;anti—shipmissile;penetration;infraredimaging

5、guidedmissile现阶段反舰导弹面临舰载雷达探测和舰空导弹、密集阵火炮等拦截威胁[1]。为突破防线,反舰导弹在飞行性能和弹道设计上采用了超低空、掠海飞行、机动、变速等单项或综合突防措施[2]。研究表明采用弹载主动干扰技术、诱饵技术能有效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3]。针对舰载雷达、雷达制导体制拦截导弹,发展了弹载自卫式雷达干扰技术[4]。随着红外末制导体制舰空导弹技术的发展和装备,反舰导弹面临的拦截威胁程度加剧,如具有双模(RF/IR)和主动红外(AIR)目标搜索跟踪能力的RIM一116B“拉姆”导弹,

6、1999年3月在太平洋导弹试验中心靶场的美海军“德凯特”试验舰上进行了研制/适用性(DT/OT)试验,在接近实战条件下进行的10次试验发射中,成功地拦截并摧毁了掠海飞行、俯冲攻击和高机动末段飞行目标如“鱼收稿日期:2014—06—25;2014—12—20修回。作者简介:万纯(1977一),男,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对抗。叉”、“飞鱼”实弹和MQM一8超声速靶弹[5]。此外,为提高巡航导弹防御能力,美国还提出应用AIM一9X红外成像导弹、研制红外/射频双模AMRAAM导弹拦截巡航导弹方案[6]。因此,研究

7、反舰导弹平台红外对抗措施对于提高突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红外末制导舰空导弹工作原理,结合反舰导弹平台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面源红外诱饵的弹载红外干扰技术,分析弹载面源红外诱饵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形式,为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提供参考。1红外末制导舰空导弹工作方式1.1红外末制导舰空导弹工作流程以美军“拉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流程为例,在目标导弹来袭后,舰艇通过AN/SPS一49远程对空搜索雷达、AN/SLQ-32系统、AN/SAR-8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SPG一60雷达分系统等探测系统探测目标;各传

8、感器的目标信息(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辐射频率功率等)进行融合后,传给火控计算机,进行威胁评2015(1)万纯,等: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分析15估、武器分配,将决策信息传送到MK一31发射系统;MK一31发射系统对准目标来袭方向,发控装置自动选择导弹开启导引头,双模(RF/IR)T_作模式下搜索、跟踪,如图1所示。芷墨被动雷达宽雷达视场窄红外视场JL.——≤—彳森磊藿铡⋯8⋯蒜—兰.1■■、、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