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

ID:46623340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鹫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翼状修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翼状裔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对和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8601)翼状窗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A组采用翼状窗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采用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较术前提高(P0.05)o结论翼状潯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联合羊膜移植均为治疗翼状窗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关键词]翼状裔肉;自体角

2、膜缘干细胞;羊膜;角膜屈光状态[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4-0039-03翼状窗肉是眼科常见的慢性结膜变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球结膜组织呈三角形变性增厚,并向角膜生长、入侵[1],不仅对患者的美观产生影响,还可引起眼部的不适症状,严重者覆盖瞳孔区,并可引起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导致视力下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翼状脅肉主耍采用手术治疗,但角膜创面的恢复时间和最终角膜的散光程度因不同手术方式而有所差异[2]。

3、2010年起,我院眼科采用翼状裔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

4、植术和翼状警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警肉患者86例86眼,并比较两种手术结果,以探讨两种手术方式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翼状裔肉患者均为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均为初发单侧(鼻侧)翼状窗肉患者,头部侵入角巩膜缘2〜5mm,按照数字随机法将86例86眼分为两组,每组43例43眼,A组男23例23眼,女20例20眼,年龄46〜74岁,平均(58・6±9.2)岁;B组男25例25眼,女18例18眼,年龄49〜76岁,平均(59.5±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5、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排除沙眼、过敏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等其他眼科疾病,无结缔组织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无眼科药物长期应用史。本研究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対治疗方法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前应用爱尔卡因滴眼液滴眼3次进行表面麻醉,然后用利多卡因在警肉下方行浸润麻醉,从窗肉头部外侧缘0・5mm处的透明角膜开始剥离警肉头部,然后将体部及其下方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从根部将窗肉剪除,止血后将残留的组织一并剪除,力求使角膜的创面平整,术屮仔细操作,注意保护健康角膜基质和眼球周围肌肉。A组

6、患者在切除翼状裔肉后行自体加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眼颖侧上方做浸润麻醉,切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片植入警肉切除部位,移植片大小以完全覆盖警肉切除部位为宜,一且下方不要携带结膜下的筋膜组织,然后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固定。B组行羊膜移植,首先将复水后的生物羊膜进行修剪,大小以完全覆盖巩膜裸区为宜,然后将羊膜面向上平贴于巩膜暴露区,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植片与结膜创缘,固定于浅层巩膜面上。两组术后均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结膜囊内,用消毒纱布块将术眼加压包扎24h,每日换药1次,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10d拆线。1・3

7、检测方法术前测量所有患者裔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术前及术后3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检测,每位患者检测3次,取平均值,以上检测和测量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完成,角膜曲率测量采用用国产YT2A型角膜曲率仪(苏州医疗器械总厂生产),记录近水平方向角膜屈张力(K1)和近垂直方向角膜屈张力(K2),角膜散光度K二K1-K2,最大屈光力的轴向定为角膜散光轴。1.4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所有统计数据应用SPSS19.0版木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

8、组患者术后3周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3周角膜曲率均较术前增大(P0.05),见表2;两组患者术后3周角膜散光度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翼状警肉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强烈的紫外线及风沙环境以及患者眼部的慢性炎症及干眼均为致病因素[3],因此本病多发于多风及阳光充足的沿海和高原地区,以炎性浸润、纤维化、组织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破坏为主耍病理改变[4],翼状裔肉使角膜的形状发生改变,水平曲率半径增大,同时较大的窗肉覆盖瞳孔区,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导致患者

9、视力下降⑸。翼状窗肉冃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窗肉可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解除或部分解除角膜的散光[6],消除驚肉对瞳孔的覆盖,提高患者的视力。本研究选择86例初发单侧翼状窗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翼状警肉切除联合自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