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

ID:46624573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_第1页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_第2页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_第3页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永宪录》探清朝统治时期的传播控制摘要:清朝是屮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儿位帝王统治时期创造了继汉朝“文景之治理”,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Z后又一个历史鼎盛时期一一康乾盛世,山于各阶段的历史社会环境不同,皇权对社会传播控制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永宪录》为研究样本,从中考证,清王朝统治者是如何以控制传播的手段来加强其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关键词:永宪录;传播控制一、永宪录永宪录,清江总督萧爽著,成书于乾隆十七年。本书记录康熙六十一年到雍正六年七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体裁为

2、编年体,性质等于杂史。大事取材多根据邸抄,朝报,诏论,奏折等。此书依据邓之诚先生所藏的抄本排印,计四卷,所记时代,起自康熙壬寅正月,止于雍正戊屮八月,中缺雍正二年正月至三年四月,又五年六月,七月。二、传播控制的内容清朝高度的■I「央集权制决足了它石E文化及传播方i(II必然采取严厉高压的政策,文字狱的高发期和严惩力度足以证明这一点。尤其是到了雍正皇帝统治的时期,为了维护其形象,稳固其统治,更要通过对文化传播的控制來控制当时人们的思想,因而很多传播内容都是禁止的,在《永宪录》的记述中可总结在当时禁止传播

3、的几方面内容。(一)不敬之言论不敬之言论指发表对皇帝皇权带有轻蔑与侮辱的言论,皇帝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不敬之言无疑是有损皇家威严的,在当时已是触犯清律的重罪。发生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戴名士《南山集》”就因对清朝的大不敬言论而获罪重判,虽只有戴名士一人被处死,但在当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这种反响无疑是对当时的文人墨客敲响了警钟。由此可见封建王朝统治者对言论传播控制的重视。《永宪录》対戴名士文字案也有相关的记述,如「'赦戴名世、方苞等族属出旗。辛卯秋。左都御史赵申乔合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于前代事立言狂悖

4、。圣祖盛怒。”(二)皇室隐秘内容清朝统治时期,皇室行踪及皇室隐私属于国家机密消息,有些内容是禁止对外传播和公开传播的。在当时就有人因私自在小抄上刊登皐室行踪而受诛,《永宪录》屮就冇何遇山、邵南山当时的两名“记者”因私自在小抄上刊登皇帝出巡而受罪的记录。如下:“诛捏造小抄慈溪民何遇恩、仁和民邵南山。小抄元年冬已奉禁革。今秋载初五日王大臣赴圆明园叩节。嗣后小抄永绝矣/虽刊登的内容只是皇帝端午节出行的事迹而已,可在当时统治者看来是对皇家威严的损坏和皇室生活的泄漏。(三)非议朝政朝政之事,在当时属于国家的政治

5、机密,是不允许随意妄加评论与对外传播的。出于对口身统治地位的稳固需要,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外传播的自身形象及皇室形象。例如《永宪录》中记载:“禁造流言非议朝政。上谕。朕即位以来。外间流言。有谓朕好抄人之家产。清新风闻之言。以为用舍。不法之人原有籍没之例。朕将奇贪极酷之员没其家资。已给赏资。尚保全英性命妻子。不过诗人知敬畏。如各省蜀不下数百万。赏煬兵丁。舆利除患。所费亦不下数百力造此语言散步。希翼因流言停止。似此奸恶之徒。一经被获。律在必诛。”可见雍正皇帝在位时的传播形象并不良好,被流传为好抄人家的皇帝

6、,而他也不得不公开澄清此流言传播的原因,重建自身的止面形象。三、传播控制的措施(一)文字狱清朝文字狱案的次数之多、株连的人数之多、惩治的之重均超过历朝历代,从上述戴名士《南山集》文字狱就可看出,一人轻言,三百人受累。虽当时统治者从轻惩处,但并为因此而杜绝后续而发的文字狱,这大大的阻碍了当时的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统治者的权力达到空前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束缚也越加紧绷。(二)禁书、禁报禁书指的是国家通过行政的手段强制禁止卬刷、传播、阅读书籍,有的书籍全部被禁止传播,有的则部分可以传播出版。如“工科给事

7、中赫硕色请禁私制通书。通书起自康熙五十年间。徽州治堪舆者编次一年宜忌。以时宪书为君而难以选择条款。民间闻尚之。禁革后定制。各藩司颁发时宪书。分给各属。教之民闻/禁报禁的是没有通过政府内阁审核通过,山民间办报人员口行传播的“小报”。“小报”在当时是除了“邸报”外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上也会起到影响着公众舆论的效果。“禁塘报、小抄、晚帖。违者以诈传诏旨谕罪。皇上出入起居口传谕旨赏赐不对之处。有者探问附访塘谓之小抄。左都御史伊泰以恐有添造。请禁之。”四、总结清政府对传播的控制一方面维护了其统治地位,

8、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清朝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使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但从另一方面來看,严酷的文字狱,高压的文化政策也束缚了当时的文化进步,思想上的固步自封最后导致的是经济科技的停滞不前,这也是清王朝最后衰落覆灭不可忽略的原因。参考文献:[1]郭学义.《清朝新闻控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姚伟.《清朝政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3]张兵,张毓洲.《清代文字狱的整体状况与清人的载述》•西北师大学报作者简介:曲心慧,女,(1987.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