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

ID:46624706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_第1页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_第2页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_第3页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_第4页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探究“民工荒"现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即〃民工荒〃问题。首先解释〃农名工〃的概念和其社会群体的形成,然后对〃民工荒〃现象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关键词:民工荒劳动经济学农民工—、〃农民工〃的概念及〃农民工〃社会群体的形成(-)〃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岀”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根据定义,”农民工〃的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具有农村户

2、口且在城市或乡镇的单位工作;第二,工作地点不稳定且劳动力流动性较大。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二)〃农民工〃社会群体的形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农民可以向城市迁移,但是长时间的频繁出入对于农民来讲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堆积。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是农村改革后的主要表现之-o客观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从此有了在城市务工的机会,主观上,大量农民受到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的驱使具有强烈的迁移城市的动机。城市劳动力供求市场方面

3、,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旺盛,而农民向城市的涌入恰恰满足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由在农村耕地的农民转变为在城市务工的工人,这—群体保留着农村户籍却在城市生存的群特逐渐庞大,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他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二、"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民工荒现象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巨大的供给缺口,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民工荒〃微观层面原因1•农名工市场主体发生变化—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保护意识提高。农名工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

4、更新换代,老一代的农民工只注重工薪,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做作单位〃软〃条件并没有强烈的诉求,而新一代农民工在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上普遍较高,他们更加注重在精神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待遇,所以对工作单位对工人劳动权益的维护的重视程度更加关心。另一方面,农民工始终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工作单位拖欠、苛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普遍。另外,用人单位压榨农民工劳动力,用工不规范。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工作用工时间、忽视工作安全防范设施、签订不规范或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总体来讲,用工单位对于农名工劳动权益的重视程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农民工对于工作待遇的要求,导致农民工不愿接受一些地区的工

5、作单位。2.从农民工个人劳动供给决策角度分析〃民工荒〃原因第一,农民收入增加,外出务工者减少。近年来,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为农民增收谋门路;第二,农名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从先前的自给自足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种植业。城乡统筹使得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部分农名工不再外出务工导致农名工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减少。第二,农民工工资水平低,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民工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政府及企业对于他们的重视程度低,长期以来农名工的工资的涨幅程度微乎甚微。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成本逐年提高,

6、出租屋租金、粮食价格、子女教育成本从2004年至2014年涨幅均超过20%o所以农名工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导致农名工在城市的生活水平下降,农名工劳动力供给减少。(二)〃民工荒"宏观层面原因的分析第一,结构性矛盾导致农名工有效劳动力减少。本质上,农名工劳动力的缺口不是绝对数量的缺口,而是有效劳动的匮乏。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处于一个产业结构转型的阶段。之前农名工所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更新换代,更多需要的技术型工人,对于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对农名工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名工的受教育程度低…有经验、懂技术的农名工很少。即使有很多企业以高薪吸引

7、工人,大多数农名工也因为自身技术水平低无法上岗,企业与农名工之间的供需素质落差导致农民工的有效劳动力不足。第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的桥梁”致使信息传递滞后。没有有效的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一方面,使得农名工无法获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另一方面,工方也无法迅速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对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与价格不能做出及时的反应。劳务中介和劳务网站是目前最重要的劳动力供需平台,但由于市场不成熟,加之一些劳务网站和劳务中介的非法运行,农民工和用人单位都对其谨慎用之。当劳动力供求市场双方发生变动时,由于信息无法

8、及时传递,用人单位当然也无法及时招工。三、解决〃农民工〃现象的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