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聚合应急预案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

ID:46626195

大小:8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6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_第1页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_第2页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_第3页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_第4页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期聚合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聚合釜超温超压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目的原则为提高分厂应对和处理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使聚合釜超温超压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够协调、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控制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危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事故救援坚持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救援应坚持先报警后撤离、先撤离后抢险、无防护不抢险的原则。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聚合工段发生聚合釜超温超压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当发生聚合釜超温超压泄漏事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2单位基本情况聚合工段位于公司中大门直进200米西拐工行大道约150米处,占地约700平米,范

2、内有8名操作工,主要有聚合釜6台,单体输送管道一根。氯乙烯工段位于聚合工段正西,有新鲜单体储槽四个、主要输送管道二根,回收管道一根。3危险辨识及分析3.1根据本分厂聚合釜进料及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泄漏以及引起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质和特点,确定以下危险区域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详见下表)序号危险目标危险源情况1聚合工段1、六台聚合釜;2、一条VCM输送管线.一条釜出料管线;3、一条去气柜回收管线;4、两台沉析槽、一台捕集器直接相连的所有管道、阀门和法兰。2氯乙烯1、四台单体储槽;2、一条VCM输送去管线;3、压缩冷凝管线;4、精馆系统:与高、低沸塔相连工段接的阀门法兰;5、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水

3、洗塔、碱洗塔到氯乙烯气柜之间的连接管线和法兰;6、氯乙烯气柜和全凝器之间以及压缩机前后所有管线、阀门、法兰。3・2危险因素分析常温常压下为无色、略带麻醉性芳香、比空气重一倍及微溶于水的气体。于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为4~22%,车间最高允许浓度30mg/m可发生加成反应,在引发剂(如有机的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PVC)塑料。短期吸入有头晕无力、步态蹒跚之感,长期吸入或接触可致脑神经衰弱、致癌。氯乙烯气体在传输使用或自燃灾害等造成的突然泄漏的情况下,存在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其中人员伤害、火灾爆炸为最大危险情况。3・3聚合釜泄漏可

4、能原因3.3.1与釜连接法兰螺栓松动、法兰垫片损坏及法兰崩裂;3.3.2异常情况使系统超压,致使设备部分连接阀门法兰处泄漏。3.3.3外界自然因素致使聚合釜泄漏。3.4风险控制及隐患治理3.4.1加强日常巡检工作,查找泄漏隐患。3.4.2对操作工加强责任心教育,避免超温超压发生。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4・1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组成指挥长:分厂厂长成员:分厂副厂长、安全员、设备员、分厂调度、氯乙烯工段长、聚合工段长、及当班班长。分工:工段长及当班班长负责查明事故位置,准备应急物资,并向指挥中心报告。分厂副厂长、小调度负责撤离人员,上下工序之间的联系。并向指挥中心、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5、设备员和安全员负责根据情况组织人员抢修4・2应急指挥中心职责4.2.1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2.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2.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3.2.4决定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4.2.5接受公司领导的调动4.2.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4.2.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5报警及通讯联络方式5・1报警装置公司办公室:6756666分厂办公室:60965666096766分厂调度:6096559公司调度室:609666060966616096662安全环保处:6096686公司保卫处:60966856应急响应6.1应急分级参照公司应急预案分级标准6.2应急程序6.2.1工作人员一旦

6、发现泄漏,立即向班长、小调度报告。本岗位无法处理时,立即向分厂指挥中心报告。6.2.2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分厂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划定危险区域,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通知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路线按现场安全通道顺上风向迅速撤离,并清点人数。6.2.3应急指挥中心安排人员迅速查找泄漏源,并及时关闭出入储槽的阀门或管道泄漏点两端的阀门,切断气源。应急抢险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抢险,佩戴好个体防护装备首先尽快将中毒者救离,同时迅速抢修设备,防止单体泄漏中毒事故的扩大以及避免气体泄漏中毒事故过程中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6.2.4应急指挥中心随时根据氯乙烯气体浓度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划

7、定危险区域,通知尚在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撤离。6.2.5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相关条件和程序确定终止应急救援。7应急措施7.1检测应急抢险人员负责现场检测工作,在事故应急救援前进行现场检测。两名以上检测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进入现场,必须及时把事故发生具体信息反馈清楚。6.2人员防护7.2.1应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氯乙烯气体的性质特点;7.2.2在危险区域内,非应急人员不得入内,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不能单独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