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

ID:46642314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_第1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_第2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_第3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_第4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究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既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要求,也表现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阶段性、规制性特点和趋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劳动关系确实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的契约化、法制化、规范化特征。但是政府作为劳动关系规则的制定者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实现,整个经济社会也还没有完全让市场来引导、建构、理顺劳动关系及其稳定的运行秩序。还有许多课题尚待深入研讨,包括劳动关系演变的一般理论、政策及其实践等。关键词:生产关系;劳动关系;发展;演变中图分

2、类号:F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4—0033—05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完善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的完善。中国劳动关系历经60多年探索、建设和发展,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劳动关系及其运行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如果说以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10年梳理、10年探索、10年初建的话,那么,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3、经济体制的任务依然很重,还有许多难题急需破解。在此,我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关系的演变进行回顾和比较,以厘清问题,总结优长,开拓未来,这是我们选题研究的初衷和背景,谨在此以向大家求教。(一)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多形式性(1949—1956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帝国主义阵营即对中国进行孤立、封锁和包围,加之国民党残余军队和特务土匪的破坏和威胁,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工农业生产总值直线下降,因此,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当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代表着大

4、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政府对其采取没收政策,从而形成具有新中国建设初期特色和性质的国营经济运行体系。同时,国家政策和策略允许和鼓励民族资本家和农民、手工业者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种多元产权结构在客观上必然要求有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与之相适应,从而表现出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初期的劳动关系。这一时期,劳动关系运行体制和机制的依据轴心,则是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5、共同纲领》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①。即政府期望通过施行“发展生产,劳资两利”②的政策策略来建构新中国的劳动关系。这一时期,除了原有解放区转移过来的国营经济之外,包括城市新兴国营经济和非国营经济在内,还都带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属性,劳资双方还存在着“阶级”之间的“斗争”,特别是劳方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主人翁的地位,他们还不可能以平等的身份与资本家或是经理人进行理论和谈判,所以,他们总是希望通过政治

6、斗争来博取经济地位的提升;从资方看,虽然新政策维持了他们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依然可以昂着“高贵的头”,保持着所谓“绅士”的“范儿”,但是由于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资产阶级的过激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资本家更关心其阶级的命运前途。劳资双方的不同心理定势,产生出劳资双方两种动力、两个目标,一方面是劳方利用政治优势提升经济地位倾向加剧;一方面,资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消极甚至惊恐状态,劳资关系陷入僵持。由于劳方政治上的坚持和资方经济上的坚持,造成部分资方的逃跑、劳方的包围,“普遍的逃跑与包围''③。鉴于此,国家继

7、续贯彻和深化“发展生产、劳资两利”的方针,特别是提出保护资方,强调劳资协商政策,劳方的工资福利以及劳动条件有了改善,资方的独立经营权以及利润率也得到保障。劳资协商使各行业的劳资关系得到缓和,初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体现“民主、平等、两利、契约”④劳资关系。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一方面巩固了年轻的无产阶级政权,一方面通

8、过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建立工人监督机制,也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这一时期劳方的地位。1953年至1956年,国家提出了“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其中重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模式,至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中国社会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