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

ID:46644478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_第1页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_第2页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_第3页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王光勇(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1100)摘耍:在对“普职融通”产牛背景、国内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职校实施“普职融通”在升学、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关键词:“普职融通”升学新途径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普职融通”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间为解决专业师资缺乏、场地及设施等不足,本着资源共享、共冇人才之目的,让学生走出校园,跨地域学习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的层而而言,通过“普职融通”,整合区域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师资、设备、设施等,打

2、破长期以来普职Z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在实施真止资源共亨的基础上,实施真止的人才共育。从学牛的层面而言,普职z间的资源融通,不但消除了长期以來形成的普通教育重理论、职业教育觅实践的固式,而口普职师、牛Z间的交流、流动,实实在在地消除了彼此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藩篱,从而着力提高学牛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社会的层面而言,通过“普职融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去体验、感受职业环境,不断地促进学牛主动适应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普职融通”产生的背景“普职融通”模式,非小国

3、之首创,它的产牛和存在既有着历史的积淀,也有着对国外先进理念的借鉴;它的诞生和存在,既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也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1.历史积淀我国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敢为人先,直面他所处的“死教育”时代,向其宣战,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普职融通”模式的很多思想或举措大抵都源乎此。美国198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所有6周岁适龄儿童,口上小学时就耍进行与就业相关的12种能力、六七十项“指标”的训练。这些堪称加强版的综合素质教育,单凭某一学校独自为之,肯定难以完成。

4、英国在1986年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可与普通教育高级证书一样,成为进入大学的资格证书。英国的这一“壮举”开辟了普职互认的先河。2.理论支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徳・加徳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校教育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牛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让学牛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口己至少一个方血的长处。“普职融通”的实施,让•学牛智能的开发和长处的发现变得更加轻松快捷,是多元徨能理论在实际教育屮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建构主

5、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建构”和“能力生成”的过程。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牛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通过接触客观世界,与物质、技术及他人进行“交流”,发现知识概念及其联系并运用之。学生山求知者变为发现者和生产者。“普职融通”有效地实现了学科知识构建与专业能力培养,课本教材与设备设施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学牛手脑协调发展,是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最佳结合形式。3.政策给力《国家屮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

6、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满足不同潜质学牛的发展需求。“普职融通”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冋答。凶此,反过来也可以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政策某石。历史的积淀、理论的支撑、政策的给力,快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以其独具有的办学社会性、实践性、技能性特点为与普通教育沟通、交流、融合提供了前捉条件。国内“普职融通”的现状从“普职融通”思想萌芽开始,我们的教育者都在不断地在丰富和发展着这种模式的内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模式的践行者和发展者屮不乏

7、具有极人借鉴作川的成功典范。如四川省阎中中学对综合高中办学的实践探索,河北省石家庄市对高中阶段无意参加高考的学生推荐到中职接受1〜1.5年的学习的举措等。但总的说来,我国“普职融通”起步晚,口前绝人多数仅处于尝试摸索或试点阶段。中职校“普职融通”的模式探究通过先前对“普职融通”产牛的秽景追溯及H前国内“普职融通”现状Z分析,结合教育实际,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血探究打通“普职融通”Z路:1.普高升学新途径每年一度的普通高考万众嘱目,对于考生来说更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虽然高考录取率逐年提升,但每年仍存

8、在着大批落榜学牛。另一方面,江苏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辟了而对中专、职高生的对口单招考试。随着单招考试的日益发展和日渐成熟,新的运行机制正发挥着积极的作川。特别是近儿年来形成的“3+X+Y”模式,不但扩人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不限于中专、职高生),而且对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普高理论知识略显薄弱的学生,在普高的竞争中根木尢优势可言,参加高考,最多只能考个不入流的专科学校。倘若加入单招大军,由于单招对文化课程要求相对较低,他们的弱项未必凸显,如果兼具较强的动手能力,对Y(技能)成绩的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