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

ID:46645008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_第1页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_第2页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摘耍: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月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原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原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疗法。30d后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比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丁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4%,对照组为65.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

2、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医治疗;临床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等[1]。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耍死亡原因之一,相反,糖尿病也可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探讨中医治疗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

3、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9岁,平均(63±2.7)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7~80岁,平均(63±3・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V0.05)。1.2方法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方案:胰岛素注射和他丁类药品服用。观察期1个月。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原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疗法。辨证属肝肾气阴两虚型方用生地30g、山萸肉10g、枸杞子20g、太子参15g>天花粉30

4、g、葛根15g>元参30g,辅以丹参30g。辨证属脾肾气阳两虚型用黄茯30g、党参20g>茯荟30.生地20g、仙灵脾15g、猪❷30g、泽泻15g、泽兰15g、木瓜30g,辅以丹参30g。辨证属心肾气阳两虚者方用生脉饮合五苓散加减人参、五味子各10g、麦冬20g、猪苓30g、茯苓30g、泽泻15.桂枝6g、亭茄子30g辅以丹参30g活血。观察期1个月。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15d和30d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稳定。有效:糖尿病症状减轻,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且趋于正常。无效,糖尿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压未见改善甚至升高。总有效率二(

5、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X100%o1.4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进行x2分析及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o2结果2.1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见表lo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O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治疗前,冃治疗后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

6、。3讨论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主要是虚证,或本虚夹实证,本虚为主,标实为辅,气虚是因乂是果,标实主要是果[2]。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现代难治病,近年來,其发病率FI益增高,为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病变分为两种类型,即大血管病变和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理论上与非糖尿病者相似,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大中动脉,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周围血管病变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为糖尿病的特征性合并症,分布广泛,以肾脏及眼底病变为典型。分型辨证治

7、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是当今临床最常用的辨证论治模式,有根据气血阴阳虚实盛衰分型者,有结合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方法分型者,实际上是在继承多种传统辨证方法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综合辨证方法。目前临床治疗中,中医药降血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治糖尿病的地位仍是作为现代医学的辅助疗法。但从大量临床病例中观察到,加用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降糖西药的用量,明显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3]。客观指标证实,中约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糖耐量和微循环,因此中药对于慢性合并症有较好的确切的预防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