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

ID:46646758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_第1页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_第2页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_第3页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_第4页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阵当今的屮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传媒时代,正确地认识、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塑造自身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3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首次播放了保险行业形象宣传片,引起了行业内外和社会的关注。此举是保险业依托现代传媒提升国民保险意识、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塑造行业公众形象的重要举措。由此,也应引发我们对保险行业形象槊•造与现代媒体传播的深层次思考。一、传媒视角下保险业形象不佳的成因分析我国保险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风险管理的市场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嘱冃的巨大成就,

2、但其社会形象并不乐观。保监会项俊波主席于2012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不认同”问题,直指保险行业社会形象的治理与重塑。从人众传播学的角度,社会公众对一个行业形象的认识,就是对一个行业直接和间接的感受。从直接感受看,由于保险销售和服务需要客户与营销员面对面的实现,这种直接感受主要來自于营销员;从间接感受看,社会大众往往不会与保险企业直接产生关系,只是从媒体和口碑传播上间接获取一些企业资讯和描述。因此,社会大众对保险形象认知的好坏,并不在于保险企业的资木实力、偿付能力状况以及行业发展成果,而主要源于营销员和大众传媒。简言Z,营销员就像保险业

3、的“神经末梢”,人们通过“神经末梢”在保险的销售、理赔、客服等各个“触点”感知形象,并通过媒体传播的影响、完善和放大功能,形成了保险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认知。在传媒时代下,人们的认知不再是対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取决于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而成的某种“拟态环境”。对保险业而言,媒体选择的象征性事件更多的是“存款变保险”,“拖赔、惜赔、无理拒赔”,“保险就是传销”等能够吸引眼球的“议程设置”,长此以往形成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刻板印象”,使个别客户的认知、个别企业的现象、媒体的解读拓展成为行业整体形象不佳的问题。在H前处于转

4、型时期的屮国社会,任何行业都可能存在诸多不公和阴暗,通过媒体这个倾诉的舞台,极易陷入负面的舆论洪流。因此,形象不佳的问题既有现实保险企业经营服务上的根源问题,更不能忽视媒体时代下大众传播的规律、特性与现状。二、塑造行业形象需要充分依托媒体传播媒体传播如同助推力、催化剂,运用和依托媒体于段树立形象和信誉符合时代特征。除了加速兴起的企业品牌建设,从中国奥运会的宣传片,到中国制造的海外广告,再到国家形象广告。一项世界盛事、一个国家品牌、一个民族形象都在试图通过生动、立体和多维的媒介传播手段推进和展现。从80年代的《便衣警察》、《高山下的花环》等持续的

5、军旅题材影视作站,到2012年缓解医患关系的《心术》电视剧,大众传播的影视作品也在悄然地影响一些行业领域的社会形象。相反,当一个行业的内幕和问题重重,媒体也将成为危险的“推墙Z手”,一些突发性的媒体事件牵动着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的前途与命运。互联网与媒体时代,给保险业带来的冲击、改革促动也是巨大的。从2006年起的“友邦重疾险风波”、“汶川地震保险责任除外”、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追踪车险理赔、《财经郎眼》“保险传销论”等等,先后促动了保险重疾定义规范、巨灾风险制度研究、商业车险深度改革、残疾给付行业标准修订以及营销员体制改革,同时也使保险业形象陷入

6、了被动局面。中国保险业己经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和战略机遇期,要山新兴保险大国建成为世界保险强国,由保险初级阶段迈向更高的发展层次,迫切需要借助现代媒体传播的“熟知性”、“易得性”与“放大性”特点,加速形成和改善人们对保险完整、正面的认知,尽快建立与之匹配的甜牌价值与行业形象。三、形象塑造需要在行业层面整合实施媒体传播随着主要保险企业的迅速崛起,其品牌建设力度和投入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主要保险企业仅在央视有十几亿广告投入。但其品牌建设目标主要是实现自我甜牌的差异性、识别性和排他性,与行业形象蜩造有着明显区别。行业形彖的塑造与传播在“受众人群

7、”上更加广泛、不拘泥于品牌识别与挖掘商机;在“内涵要义”上更加凸显传载保险功能作用、形象认知、投保意识和公益文化;在“形式尺度”上要符合金融企业诚信、稳重、广覆盖的传播工具和方案。为此,行业形象塑造需要在监管部门指导和推动下,发挥保险企业的“责任主体”作用,各级行业组织的“组织载体”作用,坚持“尊重规律、系统规划、标木兼治、长期持续”的原则切实加以推进。一是建立和实施“整合传播策略”。目标多元化的形象塑造需要借鉴品牌传播的理论和规律,采取“整合传播策略”,即细化和确定行业形象传播目标,开展完整规划与系统工程设计,运用广告、公益慈善、媒体互动、危

8、机公关等工具,实现传播因素的累加、细分与整合。同时,建立行业形象宣传工作的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各级行业组织应建立行业宣传专业委员会,定期筹集和使用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