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鉴定方法

古玉器鉴定方法

ID:46650844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古玉器鉴定方法_第1页
古玉器鉴定方法_第2页
古玉器鉴定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玉器鉴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玉器鉴定方法: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鉴别:第一,当你在眼花缭乱的玉器摊上挑选玉器而无法分辨真假吋,可以就地取材,将一滴水滴在玉器上。如果水滴成露珠状久不散开,就证明是真玉;如果水滴一下子就消失掉,那么就说明是次品或者假货。第二,感知。挑选玉器时,可以用手来回触摸,如果感觉到一种冰凉润滑感,则有可能是真玉,因为真玉具备这一秉性。第三,把所看中的玉器拿起,朝向光明处看,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说明是真玉。第四,如果玉器商贩允许,可以用舌尖舐。真玉有涩感,假玉没有这一秉性。第五,如果你在非正规玉器市场上挑选玉器,最好是带上放大镜。因为用放大镜可以分辨出玉器的好劣。一般情况下

2、,把玉器放在放大镜下看,如果是真玉,少裂痕或者无裂痕的为好玉。如果裂痕很多或者很大,则证明是劣货。另外,如果自己没有关于玉器的相关知识,或者没有多大把握在非正规市场上买到好玉,那么,去看玉、买玉吋,最好是带上懂得看玉的朋友一道,以防吃哑巴亏。一、从玉器的工艺痕迹鉴定;二、氧化鉴定;三、凝结物鉴定;卩q、艺术水平鉴定;五、沁色鉴定;六、气味鉴定、收藏玉器之前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

3、》、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一至六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古玉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上、下册)等。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三、至少宋代就出现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女「狗玉J”羊玉”、”风玉"等新品,

4、引人上当。四、古玉器的仿品、鹰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5.5。和田优质玉料现在每年产量极少,市场价每公斤已逾十万元,其硬度为6至6.5,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口玉。五、一般小钢刀硬度为5.5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质品就可以一目了然。六、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贋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贋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

5、,八、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九、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