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

ID:46650936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_第1页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_第2页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_第3页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_第4页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益性出版發展探究摘要: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公益性出版與經營性出版逐步區隔。但公益性出版輻射規模小,存在資金來源單一、運作模式模糊的發展困境。對此,可以嘗試通過非盈利性出版組織來推動公益性岀版發展關鍵詞:公益性出版非盈利性出版組織合作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公益性出版是由合法的出版機構自身出資或其他組織資助進行的,且不以營利為目標的出版行為,它的傳播應具有有效的社會效益。尤其是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公益性岀版產品成為岀版單位的顯性產品。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往往成為公益性出版的重要緣由,不妨稱為事件公益性出版,即公益性出版行為跟隨著緊急突發事件的發生或者國傢政策

2、法規的發佈而進行的公益圖書出版一、公益性出版現狀對近年來公益性出版產品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如果將2008年汶川大地震為分界線,則前後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公益性出版處於分散發展階段,如2006・2007年北京出版集團向全國各地、特困區上學孩子捐贈圖書5萬多碼洋,圖書種類涉及教育、文學、農業科技知識、醫藥衛生等。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公益性出版形成瞭一股強大的噴薄力。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類出版單位都參與公益性出版中,出版書籍涉及災難知識、心理輔導、教材教輔、文學作品、歷史文化、醫學知識等各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在地震後,短時間內編寫出版瞭《抗震救災自助手冊》2

3、萬冊,立即運往災區,成為全國出版界率先出版的第一本抗震救災圖書,也成為全國出版界第一本到達災區群眾手中的圖書。災難知識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瞭《抗震救災自助手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震災害自救互救防疫》,四川科學技術岀版社的《地震災區衛生防病手冊》、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抗震減災急救手冊》;心理輔導方面,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瞭《災後心理援助100問》、三聯書店的《心理救援》,天地出版社的《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醫學知識方面,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瞭《地震後嚴重創傷並發癥防治手冊》;文學作品方面,人民文學岀版社岀版瞭詩歌集《有愛相伴致2008•汶川》;歷史文化方面,中華

4、書局組織出版瞭《羌在漢藏之間》;教材教輔方面,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的《生命教育》地方教材二、公益性出版發展困局我國給公益性出版創造瞭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國傢與地方政府設立瞭各項出版基金給予公益性出版強大的資金支持。然而,這種政府主導的模式在發展初期依然顯現瞭一些困境仁系統性和規模化不夠。目前,我國公益性出版集中在組織行為,規模不大,導致公益性出版的傳播效果較弱。例如山東出版集團、明天出版社在重慶國際會議中心山東出版集團的展位上舉行名為“愛心溫暖童心--向重慶兩所小學贈書”等;這些公益出版行為在社會上形成的影響力不大2、資金來源單一。如上所述,國傢職能部門主導的公益性出版,

5、有著強大的行政優勢。2009年X月,中國啟動瞭國傢出版基金,以資助優秀的公益性出版項目,國傢岀版基金的資金直接由國傢財政支付。重慶市在2009年12月公佈瞭2009年公益出版項目,共計資助資金500萬元;湖北省岀資300萬支持社會公益出版項目。資金支持對於公益性出版發展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因而,中國的公益性出版需要建立公益出版基金。然而目前,國內近200傢出版基金大都依附於國傢職能部門、出版社、各大高校以及科研機構,並不具備獨立法人的性質。依靠於國傢和政府的公益性基金由於資金來源單一,並不利於真正公益性出版的成熟3、政策法規缺位。目前,還未出現一部對於公益性出版的專門

6、法規,雖然國傢已經出臺瞭《國傢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岀版基金管理辦法》、《國傢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管理辦法》等相關辦法,但是這些都是對公益性出版基金的法規,內容也是對於出版基金申請的各項嚴格規定,而對於公益性出版的政策性鼓勵條款相對較4、運作模式模糊。公益性出版單位的主要目標是為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經營與否不應該是其發展之爭,盈利與否才是決定其基本性質的關鍵因素。公益性出版單位在現階段是很難走上純公益的階段,例如古籍出版社、民族出版社這類型的出版單位受眾面窄,要完全進行完全公益,沒有經營性的出版企業的資金支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當下又缺乏出版基金,公益性出版單位很難維持。因

7、而,公益性出版單位需要經營,但這種經營的目標不能等同於市場化經營,其運作模式及經營性質在目前尚不明晰三、非盈利性出版組織促進公益性出版的路徑對於公益性岀版的發展,有學者提岀構建“非盈利性岀版組織”的構想。“非盈利性出版組織是介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第三部門。因此,公益性出版單位作為非盈利機構,政府給以免稅等優惠,所得贏利既不歸業主,也不能分利給雇員,而隻能用於回報社會和發展自身事業。”從長遠發展來看,非盈利性岀版組織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公益作為關系公眾利益的事業,建立非盈利性出版組織能在一定程度保證公眾利益的實現。非盈利性出版組織的建設和動作具體可通過下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