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

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

ID:46653363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_第1页
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_第2页
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作探究师生逾越教学“坎儿”摘要:由于化学学科具有实验性和理论性,学生难以将两者从原理上联系起来,这是学生学习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为了使师生能顺利逾越这些教学Z“坎儿”,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探究式,通过巧妙的引导、合作探究,课堂效果更显著。关键词:教学设计;合作探究;逾越教学“坎儿”笔者在执教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一节课时,发现教学中有几个难点:①学生对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缺乏认识基础。②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感到茫然。③工业

2、与实验室炼铁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难以将实验室炼铁与工业炼铁从原理上联系起来。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为了师生能顺利地越过这教学Z“坎儿”,笔者尝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探究式,通过巧妙的引导、师生的合作探究,使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一、创设问题情境,探寻实验原理评析:该过程的设计,一方面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氧化铁”、“还原”等知道氧化铁具有氧化性,懂得在高温下氧化铁能被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还原剂在反应

3、中能夺得氧元素,如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铁中的元素,可用Fe203+3C0高漫2Fe+3CO2方程式来表示。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这一反应原理,教学过程顺利越过这一“坎儿”;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查阅资料是一种获得新知的方法。二、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实验装置评析:该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会通过原料的状态、反应条件、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尾气的处理來设计实验装置,并引导学生从高镒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出发,通过讨论、设计、评价、交流,进行装置改造、变换(如下图1所示)而形成合理的实验装置。

4、图1这不仅让学生理解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使学生对教材中还原装置的出现不感到突然和莫名莫妙。三、实验验证,反思实验评析:该过程的设计日的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去理解还原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通过讨论得出尾气处理的几种方案(如图2所示)“燃烧法”、“气球收集法”、“循环利用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为“工业高炉炼铁过程屮的高炉尾气的处理”做好铺垫。四、联系生产,比较异同评析:在观看视频初步了解T业高炉炼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5、从设备、原料及原料的作用、主要反应、产物、尾气的处理等方面与实验室炼铁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工业炼铁的认识和理解,也能使学生将工业炼铁与实验室炼铁密切联系。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师生的合作探究,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探究活动,环节完整,衔接自然流畅,全体学生全程踊跃地参与各项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所以教师只要做有心人,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教学中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而口还能逾越得更精彩、更有效。(责任编辑:张华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