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

ID:46655346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_第1页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_第2页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_第3页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_第4页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教为主导,强化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是共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激励、合作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情境导入——目标自学——探究合作——检测反馈一一拓展延伸。【关键词】激励、合作式教学情境导入目标口学探究合作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正文】新的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

2、研究学牛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险者,充分发现他们的最大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永远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我努力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造条件,活化历史课堂,将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努力打造人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而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本人几年来不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尝试,形成一种名为激励、合作式教学模式,本文就从其环节上谈谈本人在探索屮的一些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境,导入新课是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

3、,一出戏应有个好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更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把探究性学习镶嵌教学活动和情境中,以情境展开过程,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通过设问、音乐、讲故事等各种方法进行导入,如:讲到鸦片战争时,插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段进行导入。再如:在讲述《美国的诞生》时,先把美国国旗的图片挂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美国国旗有何特点?又如:在学习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时,可播放他的名作《英雄交响曲》,通过

4、欣赏该曲,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心理震撼,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又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采取以上方式导入,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二。确立目标,指导自学。用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历史课堂后,接下来便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即先确立目标(小黑板展示)后,再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必去做,在重视让学生学习的同时,重在加强学法的指导,有了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知道为什么而做、做什么、如何做,知道什么时候应做什么,重要的地方老师要予以强调或指导。例如:引导学生学习秦王朝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可以向学生展示秦始皇和大泽乡起义的

5、彩色

6、田i,告诉学生秦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14年,但创造了两个“第一”,你们知道分别是哪两个吗?学生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展开自学。最后通过指导使学生知道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又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规模的农民起义,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中国封建社会数以千百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巾此开始。这样做既拓宽了学生知识而,乂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1.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本课屮的有关问题,对…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在讨论中,我采用了分

7、组的形式,每组有四位同学组成,其屮选•位最棒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他们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边参与学生的讨论,边巡回指导,共同解决问题,把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变为尝试的“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例: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可设计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1945年8月,美国该不该向口本投掷原子弹?并根据学生意愿分为正反两组进行辩论,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1.当堂检测,及时反馈。通过讨论,课

8、堂上有什么疑难问题,学生们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现在的学生,相对来说见多识广,在课堂上有很多问题,有些是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范围的,不一定需要一一回答,不能回答的课后再解决,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应是课堂的重点,因此我特意安排讣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检测本,对本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教师随机抽查部分学生,当堂批改,或利用小组长来批阅的形式,随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形成性测试题(写在小黑板上),题口考察的内容要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也可设计必做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