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

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

ID:46662363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_第1页
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_第2页
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基础生化要点摘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什么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生物化学是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近代技术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结构、物质在牛:物体内发牛: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结构和变化与牛•物的住理机能Z间的关系的科学。农业科学是以生物化学为棊础,栽培学中要运用生化理论阐明作物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新陈代谢特点,产物养分积累的时候等,从而深化栽培理论;作物遗传、育种、昆虫、病理、土壤农业化学等无不与生化知识相关,所以生物化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2、蛋白质的含最二含氮量X6.253、蛋白质的功能:%1催

2、化功能(酚是蛋白质)%1结构功能(膜)%1运输功能%1储存功能%1运动功能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1防御功能%1调节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1遗传调控功能%1其他功能5、等电点:利用酸或碱适当调节溶液的PH,可使氨基酸的酸性解离与碱性解离相等,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这种使氨基酸处于等电状态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pl表示。6、氨基酸与即三酮的反应式:(P20)7、双缩腋反应:含冇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与二价铜离了生成紫红色到蓝紫色的络合物,称为双缩服反应。8、蛋口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步

3、骤:%1蛋口质样品预处理%1测定氨基酸组成%1肽链末端氨茶酸的测定%1专一性部分裂解%1肽片段的分离纯化%1各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测泄9、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1氢键⑤二硫键%1范德华力⑥配位键%1疏水作用%1盐键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a螺旋②B折叠片③B转角④无规则卷曲11、不利于稳定a螺旋的因素:%1Gly残基由于没有R基的制约,难以形成a螺旋所需耍的二面角%1连续的Tie由于R基较人的空间阻碍,也不能形成a螺旋%1肽链屮有连续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时,由于静电排斥,也会使a螺旋不稳定12、

4、结构域:结构域是介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只间的另一种结构层次1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的是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借助次级键维系使a螺旋、B折叠、B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构象。14、分子病: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牛变界,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15、蛋白质的沉淀反应:①盐析法②有机溶剂③重金属盐④生物碱试剂16、蛋口质变性:蛋口质变性主要由分子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断裂所致,不涉及肽键

5、的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常见因素有高温、超声波、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尿素、盐酸弧、表面活性剂等。17、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分子在物理因索、化学因索的作用卜具高级结构发牛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以及生物功能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18、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中的Tyr、Trp.Phe残垄在近紫外区冇光吸收,致使蛋白质在280nm有最大特征光吸收,这一特性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和检测。19、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①碱基堆积力②氢键③离子键④环境20、影响Tm值的

6、因素:(l)DNA的均一性(2)G-C含量(其中一个经验公式为:(G+C)%=(Tm-69.3)X2.44X100%⑶溶液的离了强度⑷溶液的pH⑸变性剂作用21、退火:热变性的DNA—般经过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为退火淬火:把加热变性的DNA溶液直接插入冰浴,山于溶液温度急速降低,单链DNA失去碰撞的机会,保持单链变性状态而不能复性,这种冷处理过程称为淬火。22、影响DNA复性速度的因素:⑴复性的温度⑵单链片段DNA浓度⑶DNA序列的人小⑷单链片段的复杂性⑸溶液的离子强度23、分子杂交:在退火条件

7、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链和RNA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24、酶的专一性:⑴绝对专一性⑵相对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⑶立体界构专性25、邻近和定向效应:邻近效应是指酶由于具有与底物较高的亲和力,从而使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区域,使活性中心的底物有效浓度得以极大地提高。定向效应是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与催化皋团Z间,或底物的反应基团Z间」I•:确地取向所产生的效应。26、米氏方程:P8827、酶的激活剂:使酶由无活性变为冇活性或使酶活

8、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酚的抑制剂:凡能使酶活性卜-降而不引起酚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抑制剂。⑴不可逆抑制作用⑵可逆抑制作用:竟争性抑制作用、非竟争性抑制作用28、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有机物质如糖、蛋白质或脂肪等在细胞内通过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29、电子传递链:P11430、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键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使ADP磷酸化牛成ATP,这种作用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31、磷酸甘汕穿梭系统:胞液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