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

ID:46663413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_第1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_第2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_第3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_第4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探究摘要:本文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近100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做统计,最得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三因素模型,模型各参数指标及问卷的信度效度符合统计测量学标准,可有效测量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因素分析;模型中我国的教育重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与培养。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说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近年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成

2、为热点,许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做才能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展开讨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重建等方面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地构建与培养做出了贡献。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现状1・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与结构口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解读未有统一的认识。刘建军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和信奉,并作为行动的指南”,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态度、内容和价值性。张连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

3、的内涵,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作为理论前提及行动指南,是实践性、彻底的人道主义,“自始至终关怀人的发展”,把人的解放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薄明华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着手,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五大科学内涵,分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坚信不疑,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向往追求,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无比信任。李燕菲和李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且可被实现的科学的信仰,是信仰活动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李燕菲等侧重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

4、性和科学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指导实践、关注人的解放与发展等本质屈性。信仰结构研究最早见于价值观研究,由徳国哲学家斯普兰格于1928年提出,表现为6种价值观类型:科学的,实用的,社会的,政治的,信仰的,审美的。德国哲学家沃夫冈•布雷钦卡把信仰分为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信仰,认为这两种信仰是人格的核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学者将兴趣点逐渐转移到对信仰结构的研究。荆学民将信仰看作是一种二级超越结构,实质上是将信仰看作一种动态过程。赵志毅和蔡卫东认为信仰“以一种立体结构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

5、”,其核心是“信”。立体结构从纵向看,将其自低而高分为三个层次锥形结构,分别是“可信”、“确信”、“坚信”(即信念)。赵蔡二人将信仰立体化,从多维度对其结构进行阐释。但以上国内学者提出的模型均未有有效的实证支撑。宋兴川和乐国安立足于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将大学生精神信仰分为三部分:超自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神灵崇拜;社会信仰,包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实用信仰,包括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家族崇拜、家庭主义。宋乐二人虽基于实证研究提出模型,但其针对内容并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而是

6、属于较大的精神信仰结构范畴。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研与测量对信仰的调研及测量,最早体现在对价值观的测量上。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价值观研究量表”,成功验证斯普兰格提出的6种价值观的存在。较早前国内对信仰的研究可见于价值观上。彭凯平等人研究发现,北京大学生价值倾向的强弱的相对顺序为政治、审美、科学、实用、社会和信仰。许燕研究发现北京大学牛价值观居首位的是政治价值观,即“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可见,以上对信仰的研究仍未独立成篇,且在方法及理论上依托心理学对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

7、少独立研究与测量马克思主义信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相关学者对信仰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渐多,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结合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运用数据及统计工具进行实证研究,给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带来新的活力。例如,宋兴川和金盛华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作大学生精神信仰调查,运用统计工具,构建人学生精神信仰结构模型,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居住地(农村/城镇/大城市)、文理科等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下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差异。2011年,梅萍和罗佳对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作马克思主

8、义信仰的抽样调查。2011年,杨华和郑卫荣对温州高校331名学牛进行随机抽查以了解大学牛信仰格局。2012年李俊卿对北京市18所高校259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大学生与其关系密切人员之间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的相关,不同政治面貌、家庭、性别、专业、学生干部与否、家庭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况。2003年,中科院立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在京内外采取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采用问卷及访谈方法对近300名学生进行调研。2003年,侯惠勤等对江苏省苏中苏北两地“基本群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