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

ID:46671925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_第1页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_第2页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科江苏淮阴223300)面部皮脂腺囊肿影响其面部的美观。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12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47例,年龄16岁〜49岁,平均26岁;其屮,额部72例,颊部24例,唇部26例,耳后部5例。囊肿直径最小lcm,最大3cm。病程1月〜2年,单纯性囊肿101例,感染性囊肿26例,囊肿包膜完整的11例,不完整的8例。127例术后创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3月

2、〜1年无一例复发。2手术方法2%利多卡因将囊肿周围组织充分浸润,用11号尖刀片于囊肿中央截一小口,长约2mm〜3mnb深达囊内容物溢出,然后用食指与拇指轻轻捻挤囊体,使囊内容物完全排出,用蚊式钳夹住囊肿包膜的中央端,轻轻上提并左右旋转,囊膜即可逐渐游离而完整摘除。对已感染造成粘连的囊肿包膜将囊肿内容物挤出后,用小刮匙于包膜的四周作钝性分离,直至包膜完全游离。术后皮下、皮肤无需缝合,压迫止血数分钟后,用蝶形胶布拉拢创口即可。3讨论3.1皮脂腺囊肿好发于而部,常见于青壮年,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以囊肿的中

3、央为轴作梭形切口〈sup〉〔1〕,长达囊肿的边缘,从切口的边缘钝性分离囊肿包膜,使囊肿连同其内容物完整摘除,缝合切口3〜4针,术后切口疤痕过长,尤其是囊肿较大者疤痕更加突出,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口小,愈合快,皮肤无明显疤痕,外观平整,美容效果良好。3.2囊壁的残留是造成囊肿复发的主要因素,对于单纯性囊肿,在捻挤囊内容物时,囊壁与周围组织已开始松动,特别是囊内容物完全排出后,坚韧的囊壁由于回缩的原因与周围组织趋于分离,此吋加以牵拉旋转囊壁与周围组织即可自行分离,•个

4、完整的囊壁即被摘除。应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牵拉旋转吋,勿用力过大,以免撕裂、弄碎囊壁,在完全牵拉出囊壁后,要仔细检查囊壁是否完整,如有囊壁残留,要设法予以清除,以免术后复发。对于囊肿合并感染者,因囊壁与周围组织产生粘连,且面部感染严禁挤压,故应视为本法的手术禁忌证。木组有26例感染性囊肿,均在控制感染后(2),依然通过小切口,进行了摘除手术。术中要严格保持局部清洁,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囊肿包膜摘除后作再次擦洗,术后,口服抗纶素预防感染。本组所有病例术后无…例发

5、牛感染。3.3本组感染性囊肿26例,占33%,其中,病史5年以上发生急性感染的11例,3年〜4年的8例,1年〜2年的4例,6个月以内的3例。由此可见,随着囊肿病史的延长,其感染率上升,感染的程度越大,吋间越长,治疗的难度越大。[参考文献]1汪良能,高学书主编,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142任长才,伴有急性感染的皮脂腺囊肿I期切除缝合的体会[J].上海医学,1996,19(1):41收稿日期2000-05-29编辑/张惠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