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核查指导

学籍核查指导

ID:46672733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6

学籍核查指导_第1页
学籍核查指导_第2页
学籍核查指导_第3页
学籍核查指导_第4页
学籍核查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籍核查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籍信息核查工作的解释说明一、学籍信息核查的重要性学籍与学生的入学、转学、毕业、升学等业务办理紧密挂钩,是学生管理的最重要依据。近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全国学籍系统)为通过公安部身份认证的中小学生发放了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该编号从小学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生升学、转学等动态跟踪管理。目前系统已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对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学生学籍信息存在缺项、有误、未更新等问题,个别学生因没有提供居民身份证件号未获得正式学籍号。学籍号字母“G”开头的是正式学籍号,“L”的是临时学籍号,是更换正式学籍号的凭证。教育部将在

2、全国开展中小学生学籍信息核查工作,实现“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的目标。%1.学校核查注意事项各位家长对照户口本上的信息,一定认真核查,如果有错误,要用正楷字把正确的写在变更栏里,字迹要工整、清晰,别写出格了。千万不能在当前栏里更改,也别自己随意更改,先问清班主任老师,再动笔,避免造成不必要麻烦。各位家长先别动笔填写信息表,先听清要求,一会儿我逐项辅导,你们再写。三、拍照上传流程检查信息表,确认无误后,家长签字,签字的名字要与确认表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信息一致,再找班主任老师签字,然后用手机登入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拍照上传已签字确认的“学籍信息确认表咛乍为电子版存档。登入后,有个平台号和密码

3、,最好写在纸上,以后登入要用,免得忘记了。如果有的家长替其他学生家长拍照上传,一定要把自己孩子的退出,重新注册,否则,就把你自己家的孩子信息替换了,你们两家的孩子的信息就都错了。最后把学生学籍信息确认表,交给班主任老师,另外一页自己保存。户口本复印件也一同交给班主任老师。学籍信息确认表不能折,有折痕了影响拍照效果。拍照一定要清晰,完整,否则上传无效。手机登入有问题的由郝庆老师指导,帮助你们解决。四、班主任签字位置在确认表下边35联系电话下面空白处:班主任:肖莹五、学生信息变更证明材料1、如果涉及到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发生变更的,需要学生家长提交变更信息证明材料。(户口本学

4、生本人一页的复印件上传系统)2、如果学生无身份证,需提交无身份证证明材料。如果需要其它证明材料,另行通知。无居民身份证学生就读证明,有统一模板,学生及家长签字,学校盖章并上传系统。3.如果转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一定要带户口本等相关材料及时办理转学手续。否则学生已不在该校,学校应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删除操作。填写标准学生基础信息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2.性别:填写男或女。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040101%3.民族:填写

5、学生的民族。5•国籍/地区:填写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6•身份证件类型:填写以下类别中的一种: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7•身份证件号:填写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8.港澳台侨外:填写以下类别中的一种: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8.户口所在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9.户口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1•入学年月:学生进入当前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初始年级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

6、填2位数字,如'201409'。12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填写走读或住校。13.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填写就近入学或其他,高中阶段填写以下类别中的一种: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14.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15•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手机号码。16.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学生扩展信息17.是否独生子女:填写是或否。18•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是否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写是或否。19•是否留守儿童:填写以下类别中的一种: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户籍地址在城

7、市的,为非留守儿童。高中阶段学生,填写非留守儿童。单亲、双亲留守指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20•是否进城务丁人员随迁子女:填写是或否。户籍地址在城市的,填写否。高中阶段学生,填写否。21.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写是或否。22是否烈上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写是或否。23•残疾人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4.上下学交通方式:填写步行、自行车(含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