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

ID:46678563

大小:124.2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6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_第1页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_第2页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_第3页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_第4页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200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婚前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一、问题的提出从理论上讲,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帶而形成的社会牛活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在的固有的基本功能乙一。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不仅要完成人口的口然再牛产,而且要承扌H人口的社会再牛产。即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一个“生物人”,重要的是它还必须为社会培育一个“社会人”。在实现个体由“牛物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家庭必须也必然要向新生-•代进行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具有强制性,即新生一•代家庭成员在社会化初期,尤其是在儿童期,尚未成为完全的社会人的情况下,其语言

2、、行为规范和基本生活技能等等是依靠12经社会化或先期部分社会化的家庭成员的灌输和影响而形成的(关颖,2003)5。简单的说,就是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从牛命Z初就不可拒绝地接受了家庭的影响,而作为下一个家庭的组建者,我们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下一代。可见,“家庭教育”对每个人都将产牛不可避免的影响,尤其是上一代家庭成员的社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教育与成氏。众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2002年,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全市3580名5-15岁儿童进行心理行为调杏,结果显示: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21世纪初上海家庭教育发

3、展预测研究》(陈建强等,2000)⑵指出,“家长是未来上海家庭教育的巫心”。“家庭教育”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下一代”,更重要的却是“上一代”的教育。而之所以要对家庭的成年成员进行再教育,根木上是因为这些成员原有的“家庭教育”程度不够,难以胜任“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媳(婿)”筹家庭角色。同时,现代资讯科技发达,加速了补会价值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反映在婚姻上,则是增加了很多不稳定的因子,尤其,两性关系在独立自

4、+

5、的影响下,产牛了很多变化(离婚、被遗弃、婚姻暴力、未婚妈妈及单亲家庭筹)。不可否认,H前世界各国所潜伏的婚姻危机H益严重,婚姻制度正面临严重

6、的考验,包括:全球离婚率普遍提高、婚姻的內在危机、婚姻恐惧症、婚前性行为为怀孕、同居•试婚的兴起等。发展快速的今日社会中,多元的婚姻牛活形态,如无子女婚姻、单亲婚姻(或配偶一方长期不在家的非志愿单亲家庭)等取代传统婚姻(指一夫一妻按性別角色分工负责、养育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李秋霞,1991)【巴从我国统计材料上看,“离婚”也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1980年,我国离婚夫妇34.1万对,1990年达到119.8万对,离婚率从0.7%±升至0.94%,而进入21世纪Z后,据社会学专家预测,每年将有200万对夫妇离婚。离婚是一个完整家庭的解体,必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

7、子女的安置、家庭财产的分割等等,离婚给成人和儿童的牛活都将带来冲击。而实际上,众多家庭研究者们都提出:许多的婚姻与家庭问题,其根源在婚前多己存在,只是当事人没有意识到,或不晓得如何去改变罢了(林如萍等,2001)。如果在婚前给以未来的家庭成员更多的有关家庭教育方而的指导,则将可能减少婚后家庭屮的种种问题。北京青年H报在2003年8刀11H登载了北京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何立婴的观点:目前北京市独牛子女开始步入婚齡,他们往往任性、依赖性强,互不忍讣。何立婴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说,目前离婚人群中年齡小、婚龄短的现彖非常突出,且调查显示在离婚的年轻群体中,有不少都是因为对某件小

8、事和问题,两个人互不忍讣,谁也不愿先妥协、赌气造成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2003)0可见,婚前教育是耍具休帮助一个成熟的个体,使其未来的婚姻过程中,与另一半能和谐相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去而对婚姻中的冲突与改变,帮助夫妻建立良性的互动模式,增进彼此婚姻的适应力,进而提升婚姻品质,对婚姻价值观产生止血的影响,提升家庭质量,促进家庭成员的社会化历程。因此,今天多花一分心力做婚前教育,将來可能可以省下三分力做婚姻治疗与离婚辅导。许多婚姻辅导家和实证研究均指岀:婚前准备与了解,对婚姻的适应有更多的帮助。但就我国的现状而言,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与指导都很缺乏。氏期以来,婚前研

9、究M指导主要集中在“妇幼保健”的医学领域,如“牛殖保健”、“优生优育”等内容。而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内容则非常有限。即使有,也多以“非正规、非系统的教育形式”开展,包括“民间自然方式(口发与文化观念驱动的)”、“家庭代际方式”及“刖友/伙伴经验传递”等。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不超过34.1%的人接受过相关教育,其中82%以上可能都是“非止规方式”(主要为“民间口然方式”),而且对彖基本上为即将结婚的成年人。综上所述,本课题意义重大,不仅具有理论观念上的突破性,即走出“家庭教育家庭化”的框框,从预防的视角提倡“家庭教育社会化”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