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开题报告】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开题报告】

ID:466838

大小:19.0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8-06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开题报告】_第1页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开题报告】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浅析《围城》中女性的爱情围城及悲剧根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选题的依据《围城》作为钱钟书最为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一直被众多的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包括对作品的写作手法方面,对作品的语言方面,对作品主题的探讨,对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的研究等等,当然,对其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对于女性在情感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通过阅读《围城》,我发现在《围城》中重要的几个女性,她们或是名媛淑女,或是喝过洋墨水的知识分子,在物质上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却都无一例外陷入了爱情的围城。究其原因,

2、和当时的社会和自身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因而,这个选题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2.选题的意义对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命运的探析,一直是众多的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同样,在《围城》中,除了唐晓芙得到作者的倾心和赞美外,其他的女性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作者的嘲讽和揶揄。然而,抛开这些女性在人性,道德上的缺点,她们在爱情和婚姻里。都没有真正的逃出围城,是一群可悲的人,是值得同情的。因而,通过研究这个课题,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五四时期,作为知识分子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虽在精神上得到文化的武装,但在爱情,婚姻的领域中仍然是一个弱者,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剖析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

3、。3.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由于钱钟书在现代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围城》对现代文学的重要影响,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有澳门大学中文系龚刚在提交会议的论文《钱锺书对新人文主义的误读》中,利用英文《中国评论周报》中钱锺书一篇《关于上海人》的短信,重新解释了以往对钱锺书学术思想的评价,史料和视角均为钱锺书学术思想研究中第一次出现;厦门大学中文系贺昌盛、孙玲玲的论文《钱锺书早期的“异国形象”研究》中,利用钱锺书英国读书时期的学位论文,对钱锺书早期“异国形象”研究进行了评价;认为钱锺书的研究,深入揭示了十七、十八世纪英国“中国热”背后所蕴涵的乌托邦想象

4、及其意识形态意味,以及此类想象所依据的由历史与文学合谋构筑起来的“知识与伪知识”基础;杨宁在论文《〈围城〉中的学位制度考察》中,结合欧洲学位制度的演变及在中国的传播,从教育传播史角度解读了钱锺书对学位制度的态度。在女性的情感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的形象,女性的生存状况等切入点研究,主要有万芳,《围城》中的“三四十年代娜拉”;杨新生,《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及其悲剧根源;孙玉林,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婚姻苦等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此次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围城》中几位重要的女性,她们在爱情和婚姻的领域所逃不出的围城,

5、以及更加深入的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在今后的《围城》研究中提供这些方面的依据。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通读钱钟书的《围城》,同时了解该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概况,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2.记录下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方面3.查阅资料,包括期刊,书籍,一时无法解决的选取出来做进一步的研究4.根据的自己的理解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等,列提纲,并定初稿。四、参考文献1.万芳,《围城》中的“三四十年代娜拉”———从《围城》看三四十年女性命运谈生命观,作家作品新论2.杨新生,《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及其悲

6、剧根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3.孟乐,王燕双,行走在围城边上———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文学评论4.孙玉林,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婚姻苦——浅析《围城》中孙柔嘉形象,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