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ID:46684398

大小:105.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6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_第1页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_第2页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_第3页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_第4页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在领导科技战线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期间,为了尽快改变中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局面,借鉴国际上开放大学的经验,紧接着恢复高考制度后,亲自作出的又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教育史上揭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新篇章。20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为开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贡献。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是极其英明的,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

2、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造。发展电大教育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开创性实践。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就教育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突出地体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我们应该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放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中认识其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体现了他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全局,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长远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

4、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在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和百废待举的困难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在恢复领导职务之后首先抓住了科技与教育,既是以“文革”中的这两个重灾区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又是立足于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预见到未来世界的竞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按照邓小平同志1978年6月在同清华大学负责人谈话时提出的思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有三、五百万大学生,决不算多。不搞好大学,就提不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整整落后了20年。社

5、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而按照常规的做法,通过追加巨额教育经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显然是不现实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注意,他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借鉴英国用电视等手段举办开放大学的做法,来解决中国教育难的问题。他亲自倡导并批准筹办电大的初衷,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创一种新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作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有效办法,作为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规模、加速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措施。这项决策不仅为'‘文革”期间被耽误的许多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缓解了高等教育在进入新时期后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为提高全民

6、族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开辟了一条与面授为主的高等教育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新路子。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是他从“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出发,根据“两条腿走路”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方针所作出的选择。邓小平同志当年领导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困难先当然是拨乱反正,尽快消除“文革”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而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正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啲基本国情。一方面,只有发展教育才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而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的落后又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据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排在

7、有统计数字的149个国家的第130位,1976年甚至仅排在倒数第二位。不管是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当时的巨大压力,还是着眼于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不管是为了快出人才,还是为了多出人才,按照常规的做法显然都不能使中国高等教育有邓小平同志所希望的超常规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历来主张发展教育事业要“两条腿走路”,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977年5月,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