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佛学中级

基础佛学中级

ID:46685724

大小:117.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26

基础佛学中级_第1页
基础佛学中级_第2页
基础佛学中级_第3页
基础佛学中级_第4页
基础佛学中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佛学中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佛学中級佛学第一課四威儀【前言】佛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此四威儀,正是行者日常舉止所應遵循的儀則。「威」以德顯,由嚴持戒行,眾德威嚴,有威可畏,故非強橫勢力Z威。「儀」以行表,由動靜合宜,舉止安詳,故有儀可敬,非虛偽詐現之儀。具足威儀,謹慎莊重,白然令人望之生敬,渴仰欽羨,故以威儀細行,即能化導衆生,令入佛道。【四威儀】行如風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安詳徐行,猶如清風徐拂。行進時,兩眼平視,不左窺右瞄,不向外攀緣;移步時,勿踏蟲蟻,勿倉倉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聲;當收攝身心,舉止動步,心存正念,一切時中,定慧等持,如法

2、而行。立如松站立Z時,頭頸不偏不倚,身軀挺直,安穩而立,猶如蒼松,不可輕率、歪斜或抖動;當心存正念,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讚歎經法,繫心在道,思惟經義,如法而立。坐如鐘跡趺宴坐時,應攝心專注,身心安穏不動,猶如大鐘。古德云:「身要放鬆,不得隨便;心要專注,不得緊張。」切勿前傾、後仰或左右歪斜;當端肅威儀,息緣絕慮,觀照自心,諦觀實相,如法而坐。臥如弓修道之人,菲時不臥;為調攝身心,若睡眠時,當右脅而臥,以右手曲肱為枕,左手平舒於腿,雙腿微弓,兩足相疊,名為吉祥臥,亦名獅了臥法。右脅而臥,於諸臥姿中,最為有益,能令身得安穩,心不動亂。律云:「仰臥,是修羅臥;覆臥,是餓鬼臥;左脅

3、臥,是貪欲人臥。」是故修道人不仰臥、不覆臥、不左脅臥,應右脅而臥,保持正念,心無昏亂,如法而臥。【結論】具足威儀,身端行正,非僅限於佛門之行者,而是人人應具備之禮儀。我國素稱「禮義之邦」,即是由於尊崇禮義、注重威儀之故。古徳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佛陀時常教誡弟子,形儀必須端厳肅整,內檢其心,外束其身,無論動靜舉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古徳言:「威儀乃無言Z教,堪發有情Z信。」行住坐臥具足威儀,不僅身心得以寂靜,亦可感化眾生,如舍利弗見馬勝比丘威儀庠序,因而深生恭敬、歡喜,歸信佛法?。為佛弟子,於舉止言談、行住坐臥,若能具足威儀細行,以此身體力行,不僅能表頼個

4、人風範,更是落實佛法自利利他的實際教化。【註解】《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舍利目連因緣品》(《人正藏》,第三冊,頁八七三F)o【習題】一、何謂四威儀?二、佛陀為何要制定四威儀來教化衆生?三、省視自己的威儀,有那些細行須再加強?四、日常生活中,自己那些行為舉止,與四威儀的道理相左?如何改善這些不好的習氣?五、四威儀與修習禪定有何關連?第二課慈悲觀(一)七周緣慈【前言】古徳云:「一念瞋心起,白萬障門開。」若有瞋恚仇恨Z心,則口岀惡言,或大動干戈,甚而傷生害命,如此一來,不僅惱害眾生,亦障蔽本白清淨Z佛性。瞋恚有如毒火,能壞一切善法功德,損人害己,為墮三塗惡道Z根由。是故欲免輪迴Z苦,

5、必須調伏瞋惱,方得出離惡趣,得獲安樂。慈悲觀為對治瞋毒的方法,慈心柔和清涼,能息滅瞋恨熱惱。在五停心觀(註1)屮,第二為慈悲觀,所謂「多瞋眾生慈悲觀」。慈悲觀的修習,簡而言之,有I■七周緣慈」與「四無量心」二種,本課先介紹「七周緣慈」。七周緣慈,即對於所緣七種冤親之境,分別施予初禪、二禪、三禪之功徳快樂,來往反覆思惟七次。周者周遍,即對怨親皆能周遍平等,或周遍施行之義。修習此觀行的目的,在於斷除瞋心,長養慈心。若能依之修習,重慮緣真,定能轉化瞋恚之心,長養大慈悲心,進而正順解脫之道。【修習步驟】首先檢討反省自己修行不能得力,沒有禪定、智慧,皆由業障所致,一切業障皆由「心」、「境

6、」而來;心指自心,境即親、冤、中間人等外境。由於過去至今,對長輩不恭敬,對平輩爭強好嫉,對晩輩疏於指導照顧,甚至結仇結冤,而致修行有所障礙;現在门知慚愧,希望能解冤釋結,進而冤親平等,得到平靜、自在解脫。一切世間的功徳,以禪定最為殊勝,故將禪定的功德回向一切冤親。但因未得禪定,故將累世出家、修行、供養、布施、持戒、精進、聞法、誦經、持咒、念佛、護法、禮懺、隨喜、孝養父母……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功徳總合,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於三禪,中品功德等於二禪,下品功德等於初禪,以此功德冋向冤親。修習時,首先要具足信心,肯定口己確實有這三禪的功徳,如此即可正式開始修習。第一步:

7、「願將三禪的功德冋向給上親——累世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自己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未善盡孝道,不能知恩、感恩、報恩,現今深覺慚愧、懺悔,願以佛法盡孝,故將三禪的功德冋向給上親:(一)現在今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二)過去累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第二步:「願將二禪的功徳回向給屮親一一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平輩。」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法親巻屬、同參道友等平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