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ID:46689420

大小:5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6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1页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2页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3页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4页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确保少先队活动课时,发挥中小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在一系列有关课题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全队的智慧,研究制定出《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此逐步推动在中小学建立少先队教育学科。少先队活动课程是少先队组织在义务教育阶段1-8年级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进行的活动课程。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学科建设,有效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制定本指导纲要。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2、(一)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教育是党的少年儿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少先队员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形成重要的思想意识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团结.教育.引导少先队员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

3、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承接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课程的两种基本形态,*有同等价值,地位同等重要。(三)少先队活动课程是队员们做主人开发的课程,是我们党的儿童组织特有的课程,是党.团.队一脉相承的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既要融入学校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与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与学校其他课程相结合的育人功能,更要凸显其鲜明的政治属性.独特的组织优势.突出的儿童自主作用.传统的品牌项目、社区少先队等组织依托。(四)少先队活动课程具备课程的主要要素:独特的性质.目标.内容.

4、形式.途径和评价等,与学校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的活动类课程来开设。(五)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能使少先队教育课时在中小学得以保证;学校少先队最基本.最稳定.最普遍、最经典的教育引导活动就有了比较科学.系统.规范.时代感强的指导;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就有了相衔接的专业路径和方式;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量,就能得到比较科学的描述;少先队教育就能真正形成稳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主运转机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一个系列性.进度性的

5、特别教育大纲和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八年的少先队经历,就能成为对少先队员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过程。%1.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与阶段划分(一)理论依据少先队活动课程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重要理论支撑。1.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在儿童心理研究阶段的划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龄前阶段,已延伸到14岁甚至18岁。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对象范围基本吻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提炼出少年儿童共性的性格心理特点,为开展好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2

6、.道德实践理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构成了人的道德生活。少先队的道德教育帮助队员自觉培养积极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感,自主构建道德信念,逐步形成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我和谐关系的行为能力。少年儿童是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期,通过成人引导.榜样感召.情景体验.社会实践等为主要方式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少年儿童的道德生活由他律内化为自律,逐渐获得做人的真谛,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3・政治社会化的最优先原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政治取向会永远留在心里,并在成年后表

7、现为对政治制度的情感认同和朴素的政党依恋。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党委托共青团领导少先队,形成了党.团.队紧密相连的政治关系,少先队在培育对党的朴素感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阶段划分根据少年儿童政治认知.情感形成的一般规律,大体可分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三个阶段。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的少年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与政治、道德有关的情感处于萌芽时期,对政治.道德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生动的人物.标志和故事,在合适的情境中更易于萌发对政党、国家及社会制度、道德准则的积

8、极情感,思想和行为对权威倾向性较强。小学四至六年级阶段的少年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再仅仅依赖具体表面的形象来认识政治.道德概念,可以初步理解政治.道德概念的内涵,开始自己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对政治.道德概念的理解和关联能力增加,与政治.道德相关的情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始深刻,政治.道德行为的习得需要良好的榜样示范,思想和行为从众性较强。初中一.二年级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