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

ID:46691946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_第1页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_第2页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_第3页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_第4页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比之下见真知姓名:唐庆华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200&4.12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对比之下见真知广州市第六中学唐庆华内容提要:新课标环境下,知识的容量变大,模块化的方式使得知识比较分散。而学生容易根据经验作出习惯性反应,这样思维定势干扰了学生对新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题型、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惯性思维的负迁移。本文通过几个常见教学案例的展示,分析教师如何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在方法的比较中获得真知,促进正迁移的顺利实现。关键词:思维定势负迁移对比真知2004年秋,广东、海南、宁夏、山东

2、四省率先使用新课标教材,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新课标的热潮。新课程区的数学教师,积极地开展新课程实验,但是也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其中一点就是新课标的容量比以询犬,模块化的方式使得知识比较分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Z后,有些学生仅仅根据经验作出习惯性反应,容易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思维定势干扰了学生对新问题的解决,这时思维定势表现为的消极的一面,即所谓的“负迁移”。高考大纲强调“能力立意,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问题情境的能力。”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只是一味地就题论题,学生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屮教师可以

3、冇意识地将形似质异的题目编排在一起,通过题型、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惯性思维的负迁移。本文试图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屮几个实例的展示,分析如何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在方法的比较中获得真知。1.数形结合一定有效吗?[原题]/(x)=log2(x+l),d===d,贝()235A.a

4、题如果仍然惯性地利用数形结合,则发现d,吐表示的斜率大小关系较难判断。其实,对比题只要将a,b,c先分别变形为丄In211n3丄ln5,再利用公式235al=na及y=lnx的单调性即口数形结合是一种常见的思想方法,但是教师如杲只是一味强调方法的重耍性,这个信号会深深植在学生脑海里,见到类似问题时就会条件反射地用数形结合。但是发现问题很难解决时,就容易思维僵化。其实,通过题目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若数与数结构相同吋,还可利用单调性解决,那么可以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1.遇到参数就要分类讨论吗?[原题]f(x)=x2+OX+2,XG[1,2],求/*(x)的最小值。

5、[对比题1]/(对=处2+(2—1)无_3(心0)在区间[--,2]±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对比题2](2000全国文)/(x)=A/x2+l-tzx(a>0),解不等式/(x)<1o[对比题3](07年广东卷)已知a是实数,函数f(x)=2ax2-^-2x-3-a.如果函数)=/(兀)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d的取值范围.原题在很多复习参考书有,基本思路就是分对称轴与定义域三种位置关系求解。那么学生此类题做多了之后,一看到参数就会不加思考地就要分类讨论。这时,教师口J以适时地提供对比题让学生思考。对比题1中,如果分类讨论,首先考虑。的正负,每一种情况继续考虑对称

6、轴与定义域不同的位置关系求解,则此题繁矣。正而考虑较繁,如果能从逆向考虑最大值只可能取在端点或对称轴上,那么只要验证三种情况即可。对比题2中,如果直接通过两边平方,化简有3—1)/+2做》0,且有以+ino,这样会面临讨论较繁的问题。如果发现ViWni,则由原不等式有可得x>0,这样得(6/2-i)x+2^>0,后面的计算就简单多了。对比题3中,若正面考虑,分类需分三个层次:首先分a是否等于0,然后在GH0时考虑在[-1,1]上是一个根,还是两个根(同时需考虑是不是重根),最后在[-1,1]冇两个不等根时再考虑开口向上还是向下。分类过于复杂,而且运算量也较大。如果考虑方程

7、和函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程可变为心齐吕,a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g⑴二圭咅的值域。这样问题就变的简单多了。通过对比题的训练,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看到参数就惯性地讨论冇时是得不偿失的。逆向思维(对比题1)、挖掘隐藏范围(对比题2)、分离参数转化(对比题3)可以避开讨论或者减少分类的层次,这些切入点正是遇到参数问题的“良方”。3.遇到f(g(x))就将g⑴代入吗?源题](新课标人教版A版必修1第27面A组第4题)/(兀)=3*_5x+2,求/(-V2),f(-a),他+3),/(a)+/(3)o[对比题1](06年湖北卷)设/⑴=临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