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

ID:46692633

大小:5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6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_第1页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_第2页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_第3页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_第4页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探究述评【摘要】近年来,儿童心理表征能力的发展颇受发展心理学界关注。本文从空间、数量、运算和问题表征四个方面评述有关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年幼儿童已具备相当复杂的心理表征能力。对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加以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幼儿;心理表征;发展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2-0043-05所谓心理表征,是指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将外部信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或形式组织起来,并建构出一定的结构和意义。心理表征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内

2、容,心理表征的发展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发展。心理表征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于个体适应环境尤为重要。幼儿的心理表征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将从空间、数量、运算和问题表征四个方面评述有关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研究。一、空间表征能力的发展空间表征是指个体在大脑中形成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推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感知周围世界的空间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表征能力。1.空间关系表征能力的发展3个月大的幼儿就已经能在感知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空间结构加以分类,如形成“高”和“低”的概念。Ba订largeon和她的同事研究发现,让5.5个月大的幼儿观察一只体形较大的兔子从一堵矮墙

3、后经过(如图1所示),如果兔子在矮墙后消失了,他们就会表示出惊讶。这表明该年龄段的幼儿已能够表征不同的高度。另外,他们有关幼儿空间位置记忆的测量表明,8个月大的幼儿能保持空间位置记忆的时间大约为7秒。〔1)2.空间运动表征能力的发展空间表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知觉。尽管完全掌握物体运动的规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幼儿在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空间运动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例如,当物体朝幼儿脸部移动时,他们会作出防御性反应;1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对迫近的物体做出眨眼的反应,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这种反应会表现得更加连贯(Nanez&Yonas,1994)OSpelke认为,

4、幼儿对移动中的物体特别敏感。他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会根据一个整体的各部分是否会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物体。⑵Spelke和她的同事曾对婴儿是否明白降落的物体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会沿一条连续的路径向下降落进行了考察。如图2所示,在4个月大的幼儿面前水平放置了一块隔板,让一个小球从上方自由落到隔板上。幼儿看到了整个过程并表现得很开心。然后主试在隔板前垂直放置了一块遮挡板,再次让小球在遮挡板后作自由落体运动。过后,主试拿开遮挡板,若看到小球已落在隔板上,幼儿会表现得很开心;若小球落到隔板下方去了,幼儿则会表现出惊讶的表情。他们对于后者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关注

5、时间长于对先前球遇到隔板而自然停止的事件的关注时间。同样,如图3所示,先为6个月大的幼儿展示一个小球自上而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然后在小球上系一根细线,并在幼儿面前垂直放置一块遮挡板,再次让小球在遮挡后作自由落体运动,但主试并不松开系小球的线。当主试拿开遮挡板后,幼儿看到下落的小球并未落在地上,而是悬在了半空中,他们显得更为惊讶。这表明该年龄段的幼儿已具备了一些有关重力的知识。(3)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一些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已具备结构化程度较高的表征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他们以逐渐成熟的方式感知世界(Wellman&Gelman,1992;Gelman,1996)o二、数

6、量表征能力的发展数量表征是指个体通过识别具体数量及数字符号而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数量表征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幼儿的思维方式从具象向抽象转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1•数量识别表征能力的发展Wynn的实验表明,6〜7个月大的幼儿已能辨别出物体数量的差异。〔4)他在实验中为幼儿反复呈现具有相同数量点的幻灯片。当幼儿对这些点的注视时间减少时,他对幻灯片中点的数量进行了增减,结果发现幼儿重新表现出了关注的兴趣。6个月大的幼儿还能对动作频次进行区分。Wynn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实验用的木偶跳跃次数有增减时,幼儿的注视时间也明显有变化。实验者设置了更复杂的情境

7、,让木偶的头部前后摇摆,即把木偶的跳跃动作嵌入连续运动的序列中。结果发现,幼儿依然能排除连续运动序列的干扰,对其中的非连续的跳跃动作的频次作出有区别的反应。〔5)Starkey等人的实验发现,12个月大的幼儿能将听到的声音频次与看到的物体数量相匹配,对与声音频次所对应的相同数量的物体注视时间更长。(6〕不过,对于幼儿到底是通过感觉还是通过抽象的表征方式来进行判断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7)2•数字符号表征能力的发展关于幼儿从对具体物体的数量识别到运用数字符号进行数量表征的转化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