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

ID:46699295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_第1页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_第2页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_第3页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_第4页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达成策略例析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考试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命题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一直是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难点所在。在2012年的全国高考中,纪念雷锋同志逝世五十周年、弘扬雷锋精神成为政治命题的一个重点题材。其中,山东文综、广东文综、安徽文综、福建文综、天津文综和江苏政治共六套试卷都出现了相关题目。本文试以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政治部分第14题为例,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考试中的达成策略谈一些想法。[2012年高

2、考天津文综卷政治部分第14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

3、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2)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笔者认为,这一试题很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也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现简析如下:一、文字渲染,在优美意境中浸润学生灵魂文字是思维

4、的载体,也是承载试题立意的物质外壳。但是,文字又不仅仅是载体和外壳,文字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优美的文字,往往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给人以精神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仔细分析这一题目不难发现,无论是材料开头部分引用的流传千古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人名言,还是结尾部分“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这样富有诗意、极具文学色彩的表达,其实

5、,这些与试题的设问及其解答并无直接关系,有无这些文字并不影响作答。但命题者为何还要占用宝贵的篇幅写上这些似乎无关的文字呢?如此处理的目的,可能就是要通过文字的渲染,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在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的同时,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浸润,情感得以陶冶,内心产生震撼,努力使试题也能成为一把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炬。二、典型示范,在榜样激励中引领价值追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成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既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他人的身教。在试卷

6、中引入典型的人和事,就是给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一些人的心中,雷锋似乎是个有些遥远的名字。所以,天津卷的这一题目,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去学雷锋,也没有直白地告诉他们应如何去学雷锋,而只是叙述了一个''故事”:"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此处无声胜有声。不管考生对雷锋精神有何认识,不管考生对学雷锋持何种态

7、度,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人的确在这样做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激励所取得的效果远比一味地说教甚至强制学生去学雷锋好得多。三、问题导向,在升华认识中实现价值自觉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价值观又不尽相同。而人的价值观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有差别。因此,新课程教学非常重视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实践中,几乎每个人都会认同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多数人的认识都是感性的甚至盲目的,并未真正理解雷锋精神

8、的价值。这也正是社会上“唱”雷锋赞歌的人多,但实实在在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人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津文综卷中,此题的第一个设问“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和说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克服对雷锋精神的价值的浅表性甚至盲目性理解。对雷锋精神的认识越深刻,对其价值的认识越到位,学生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