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

ID:46701479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_第1页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_第2页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_第3页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岀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变法的背景与原因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此时北宋的建立已逾百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大地的超过前代,但同时也由于种种的原因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深。面对“三冗”沉疾,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

2、弱”的状况,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于熙宁间,王安石倡导变法,革除积习,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二、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这些新法按照内容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理财措施、军事措施、教育措施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理财措施、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2•限制商人、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3•均输法、由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

3、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4•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5•免行法、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6•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7.稳定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秩

4、序和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以及建立军器监等。8•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了科举制,整顿了各级学校,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三、变法的失败的原因改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针对北宋“积贫”现象,提出变法应以理财为中心,其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不是当务之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在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而对于出生于南方的王安石来说,却十分重视商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朦胧地认识到富国强兵应先从经济领域抓起,从理财开始。但这一

5、措施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2•变法靠山(宋神宗)的动摇和去逝在宋神宗身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气魄不够宏大,性格不够刚毅果断,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动摇。如在各地不断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出现时(京东、河北突然刮起大风,陕西华山崩裂,一时间人心惶惶)。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些抨击变法,说这些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北方大旱,民不聊生。神宗为此忧心忡忡,他也开始相信这是上天的某种预警,并对自己继位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法进行反思。神宗本想通过变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第二天神宗就

6、下令暂罢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18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在吕惠卿、邓纟官等人的要求下恢复,但也充分说明神宗对新法的信心不足,摇摆不定,之后又两次罢免王安石。这些局限性造成的一些失误,使新法遭到了严重的挫折。3•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王安石变法在用人上有很大的失误,起用了一大批虽顺从己见却阴险狡诈之徒,最终导致“小人乱政”,“奸人坏法”。吕惠卿曾是王安石最坚定的亲信,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官员。但他后来为求自身的升迁,竟设计陷害王安石,令神宗皇帝对王安石的信任大打折扣。章惇也曾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可他后来在迫害

7、“元佑党人”(反对急进变法之人)时,可谓穷凶极恶,空前绝后,一点君子风度都没有。王安石的另一得力助手邓纟官更是做事不择手段,厚颜无耻他曾说「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这句话成为后世指斥官场厚颜无耻行为的专用语。至于蔡京,那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奸臣,搞得北宋末年的政治臭气熏天。4•王安石性格偏执,树敌过多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个性特征非常突出,品质优良。如淡泊名利、酷爱读书、清廉朴素等等。即使他的对手,司马光也承认他的个人品质高尚。但有些个性在官场上就有碍于执政。若在一般人也无所厚非,但居高官,行变法事

8、,则易形成孤军作战的局面。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也是一贯我行我素,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朝廷重臣,却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某些做法而被逐一赶出朝廷。王安石极端看问题,使其更加孤立,连极其信任他的宋神宗也经不住左右惑言,两次罢免王安石。这种偏执的性格使其树敌过多,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完成“熙宁变法”的大业,却为他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