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ID:46702435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_第4页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反射波法在施工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反射波法是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野外釆集快速、方便,测试资料分析精确;费用低廉等优点,可为基桩质量检查的分类评价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反射波法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反射波法,基桩,断桩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目前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桩基是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Z-,具有承载力大、地层适应性强、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等特点。由于桩属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艺复杂,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约为15%〜20%),如不及时发现,将对构筑物、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隐患。因此,对基桩的质量检查是十分重耍的。工程概况

2、:该工程位于固原彭堡镇蒋口村,山宁夏汇泽农村水利科技研发公司承建,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4根,编号为ZGY-1#、ZGY-2#ZGY-3#ZGY-4#,设计桩径为800mm,分别于2013年10月份浇注。然后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一、反射波法测桩原理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桩底和桩身缺陷所形成的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的差异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缩颈、裂逢、离析、蜂窝、

3、空洞、夹泥、裂缝、断桩、二次浇灌面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反射波振幅大小、频率和桩身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图1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二、反射波测桩的基本步骤1・被测桩应凿去浮浆,平整桩头,切除桩头外露过长的主钢筋。2•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

4、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丿孚的1/2处,其屮桩身长度的计算如下所示:式中,L为桥身长度,Vp为反射波在桩身内的正常的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3.通过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来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三、反射波法在测试工作屮应注意的事项1、低应变反射波法是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以一维弹性杆平面应力波波动理论为基础,将桩身假定为一维弹性杆件,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的波阻抗z变化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波,反射的相位和幅值大小由波阻抗Z变化决左。安

5、装在桩顶上的传感器,将接收到来自桩身各个波阻抗z变化界面处反射上来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桩身完整性质量进行分析判断。2、满足《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试验数量要求。3、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r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4、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5、地下水位以上一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宜少于10根。6、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

6、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7、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疑问桥,不应计入止常抽检比例。低应变受检桩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②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③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④施工工艺不同的桩.当符合①〜④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由于检测成本和周期问题,很难做到对桩基工程全部基桩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检测数量耍求和受检桩桩位选择标准执行,是为了在有限的抽检数量中发现桩基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四、测试结果分析桩身完整性评价的冃的是检测桩身的施工质量(包括桩长、桩身有无缩颈、裂逢、

7、离析、蜂窝、空洞、夹泥、裂缝、断桩、二次浇灌面等),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依据现场测试所得的反射波时域曲线及成桩工艺、施工记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根据目前国内相关检测规程对桩身质量评定标准将桩身质量分为I类桩、II类桩、III类桩和IV类桩四类:I类桩:桩身完整;II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桩身冇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冇影响;IV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木次所检测的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