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

ID:46702452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_第1页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_第2页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废名前期乡土小说中的田园牧歌风格——以《竹林的故事》为例Xel0260127王挺Xel0260129吴文琴摘要: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而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性美。其中,废名的乡土小说清新淡雅,质朴敦厚,仿佛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田园牧歌,而描绘得和谐、纯朴的乡土生活,以此表现本真人性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深切关注和思考,传达出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寄托自己的文化理想。关键词:京派乡土小说废名田园牧歌式的风格《竹林的故事》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

2、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而该派的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林徽因、萧乾、芦焚、李健吾等。京派小说家们在他们的作品屮更多的展示的乡土文化的韵味,如沈从文笔下之湘西,废名笔下之黄梅,芦焚笔下之果园城等。其主要创作特点是:以小说、散文为主,描写中国乡村的风俗人情,针对现代社会的道徳沦丧,加强对民族性格心理的探求深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传统与现代、雅与俗各种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学形态。京派作品大多接近口然、田园与农村,有“采菊东篱下”的隐居情境,包涵着田园牧歌般的文化价值底蕴,他们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

3、隽逸的描绘之中,形成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诗人、学者,人们称他是30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等,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的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废名名气虽大,但因为晦涩难懂,读者却少。在文学上,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两个著名知音。废名的小说创作,以他30岁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4、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和长篇小说《桥》等;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诗化”、“出园牧歌”是他第一个时期的主要风格;“现实性”、“涩味”是他第二个时期的主要风格。废名的乡土创作基本以故乡湖北黄梅的乡土风情为叙述背景,叙述的大都是凡夫俗子的寻常小事,却从凡俗中表现了“农村寂静的美”和“平凡的人性美”。在废名的小说中,家乡似乎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所在,大自然展现出最柔美的一面:成片的桃林、槐柳,静谧的菱荡,还有石塔、村庙、小桥、流水,繁茂的芭茅一丛丛地长着,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太阳懒懒地照着,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和谐相处,过着恬

5、淡而自适的生活,女子多情柔美,男子纯朴热情,老人慈祥善良。在一幅幅天人和谐的图画屮流露出废名对农村和大自然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和亲近感。在和美的乡土这块土地上,废名还刻意营造了一个纯真的童年世界:《鹅鸩》、《初恋》、《柚子》、《我的邻居》以及长篇小说《桥》等都采取童年视角,以阔别故乡多年的主人公“我”的童年记忆来展开情节。两小无猜的纯洁、初恋的温馨,欢欣而快乐的童年乐事,一切都是原來的模样,美好的东西依然是那样美好,时光的流逝未能打破这个纯真的童年世界。美好的乡土、纯真的童年世界,寄托了作者对故乡挚爱、眷恋之情,守望之心。废名小说的色调是明朗豁亮的,作者为自己的乡村风俗碰涂抹的底色往

6、往是青翠嫩绿的,青山翠竹、小桥流水、菱荡碧波、林荫垂柳,构成了废名小说景物象征的原色,同时也显露岀了乡土在作者心目屮的地位。废名小说还以诗意的笔触写到了宗法制乡村的风俗习惯,和他的翠竹绿桃相映成趣,如《桥》屮有史家庄的老习惯,至戚或好友给孩子「'送牛”,给死者照路以便报生的“送路灯”等等。小说以精细而富有风情之笔,给这些古朴的风俗染上一层优雅和神秘的色彩,把史家庄装点得宛若桃园仙境。废名的这些世俗画没冇封建剥削带來的农村破产,没有资本主义侵入乡村时的忧伤,它正如鲁迅在《风波》中写到的:是文人雅士远远地望着乡村土场所吟唱的“田家乐”。废名乡土小说中塑造的这优美、和谐的世界,与其说是对于现

7、实生活的墓写,不如说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世外桃源”、一个田园梦。周作人则称废名作品有田园风,得自然真趣。《竹林的故事》体现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格。小说中的物彖都是自然中景,口然中人,清淡洗练的笔触把自然景物灵性化,把人物雅致化,人与自然消融在一起,整个作品就像一支隐忧而清悠的牧歌,体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色。艺术成就:一、具有古朴和静美的艺术风格,是远离尘嚣的[I]园牧歌,超尘脱俗。这也是废名小说最大的特点。童年湖北家乡的小桥流水沙滩枫柳,县城外的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