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ID:46702815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_第1页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_第2页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_第3页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_第4页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探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摘要:海斯特是美国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作者霍桑女权主义思想的产物,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勇敢争取美好爱情的典型代表;但海斯特并没有屈服于当时清教主义至上的社会。本文从海斯特的人物形象中探析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关键词:霍桑《红字》女权主义一、霍桑与《红字》19世纪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在作品中擅长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和对人物性格进行心理分析,构思精巧;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寓意深刻。《红字》①是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霍桑是在19世纪美国女权运动高涨的时期创

2、作《红字》的。在这样的特定社会条件下,一些女性作家从女性立场出发,出版了不少相关的作品,奠定了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这引起不少男性作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纳撒尼尔•霍桑就是其中之-O他通过当时许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女权运动、女权斗争的美国妇女,了解到当时最深刻的女权主义思想,这些激发了霍桑女权意识的产生,为他的女权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红字》讲述了在17世纪中期发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爱情悲剧:当时的社会是清教主义至上,出身于英国没落贵族家庭的海斯特与一个畸形的年老学者奇林渥斯结婚,婚后,在移居波士顿时,丈夫奇林渥斯因有事滞留荷兰,海斯特先行到达波士顿,而后据传丈夫遭遇海难。在独居生

3、活中,海斯特爱上当地牧师丁梅斯代尔,并育有一女,取名珠儿。海斯特的行为被当地的清教教义所不容,被逮捕入狱,并被法庭判有“通奸罪”,令她在刑台上站立三个小时当众受辱,并终身佩带一个象征“Adultery"(通奸)的红色字母A作为惩戒。《红字》的表层结构主耍描述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之间的通奸行为,并由这一事件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矛盾。而小说的深层结构是在讴歌与描写海斯特如何去战腔精神上的极大痛苦,揭示出海斯特的那种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映了清教徒殖民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丑恶。二、《红字》中海斯特女权主义的表现霍桑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的形象。海斯特的一系列行动都是她自我精神力量的体现。海斯

4、特是一位敢于反抗不合理婚姻,反抗命运,追求自由纯洁爱情,期待男女平等地位的伟大女性;霍桑从正面描写海斯特对穷人的热心和仁慈,到侧面描写丁梅斯代尔如何受到良心的谴责,一直到最后海斯特最终被市民们认可并尊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女权主义立场上支持海斯特的行动。“对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的,我们要打倒一切,包括我们自己。”海斯特的女性思想就是要打倒…切,打破束缚在人们心灵上的枷锁。同精神上的痛苦抗争是海斯特独立口我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从…开始海斯特就她独特的装扮显示了其内心狂放大胆的渴望,海斯特认为,她与奇林渥斯的婚姻是“…种错误而不自然的关系”,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他们的婚姻绝不是以相爱为前

5、提和基础的。海斯特年轻貌美充满活力,奇林渥斯却年老体弱畸形丑恶。对于这样的结合两人都表示“彼此都委屈了”。奇林渥斯选择海斯特作为妻了是因为海斯特的青春美貌,另外他希望从海斯特身上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海斯特答应嫁给奇林渥斯是因为当时不谙世事,受了奇林渥斯的诱惑,简单地认为在他身边就是幸福。奇林渥斯赢得了海斯特的婚约却没有赢得她的心。她的“含苞的青春”几乎被埋葬在这不合理的婚姻中。劳伦斯说过“如果精神和肉体不能和谐,如果他们没有自然平衡和自然的相互尊敬,那么&命是难堪的”②。海斯特在负罪受辱的岁月里,处处行善积徳。她总是出现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之后乂默默地离开。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与

6、“Adultery”的联系,这吋红字对她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引起世人轻蔑和嘲笑的烙印,而是与Able结合在一起,红字早已不再象征Adultery,海斯特不再孤单(Alone),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好感,在世人眼中她已不仅仅是个帮助人做事的能干的女人,而且能从精神上和心灵上给人引导和鼓舞的天使Angel,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海斯特大胆的个性追求与清教主义至上的社会道徳发生了冲突,她敢于砸碎神性的精神枷锁,让人性进行了…次自由的翱翔,使人牛价值得以真正体现。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孩了珠儿是母亲性格的一面镜了,她的“纯洁的牛命,承受着不可预知的神意,从一种茂盛的罪恶的热情中,开出一朵可爱的不朽的花

7、”,她有一种战斗的气质,一种狂野的、好动的、不守纪律的习性和反抗精神,遇到來自清教社会的侮辱与歧视,她敢于反抗;她蔑视那些小清教徒们,她会抓起石头对他们扔过去;她那完美的体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无谓的反抗精神,无一不是她母亲精神的再现。最后,海斯特的“人性”在逆境中更加富有反抗精神,她鼓动牧师与她一起逃往远方,去做“自由人”,是对“神性”压制彻底的抗争,也是她性格发展的新阶段。海斯特渴望并苦苦追求的爱情,即人生而具有平等、口由和爱的权利。海斯特无法摆脱强加在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