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

ID:46705401

大小:7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6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_第1页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_第2页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_第3页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_第4页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增加稅收、促進技術創新、吸納就業以及擴大出口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我民經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深化,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在於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本文從企業自身、金融機構、政府組織等方面剖析瞭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產生的原因【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2011年央行三次調高存貸款基準利率,融資成本提高,中小企業普遍反應今年融資尤為

2、艱難,對於這一現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解釋說:''銀行控制信貸規模後,銀行會首先減少中小企業的貸款。此外,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漲價、電荒、人民幣持續升值削弱瞭沿海中小企業盈利空間,銀行放貸的風險性也相應增大,更不願意貸款給小企業。”事實上,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問題至少涉及三方一一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的問題,在任何一方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能使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受到阻力。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貸款中存在的問題需要企業、銀行、政府、社會共同配合,實行綜合治理。本文擬從中小企業自身、金融機構以及政府存在的問題入手,找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一、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1、產權不清晰

3、,管理水平低我國目前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尚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存在著組織結構無序和管理混亂等問題。企業產權界定不清晰,企業的產權與業主的個人產權是合一的,個人財產與企業法人財產沒有明確的界限。單一產權使企業主或其傢族承擔瞭很高的經營風險,限制瞭企業的規模,不利於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權力通常集中在企業主手中,集權的決策體系缺乏有效的監督、反饋和制約機制,不利於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容易形成盲目性決策,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最終導致決策失誤2、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市場淘汰率高現代市場是競爭的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產品技術

4、含量的高低往往對企業的競爭力具有決定性影響。中小企業主要是靠自籌資金建立,由於受資金的制約,在購買設備時主要是購買科技含量較低,甚至購買一些國外已淘汰的設備,加上缺乏高技術人員,不具備改進及創新能力。生產的產品大多落後於市場需求,往往是“高投入,低回報”。資金技術的不足,使中小企業主體行業以“夕陽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產業結構層次門檻較低,重復投資現象嚴重,產業領域內企業之間惡性競爭,導致經營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退出市場的概率很高。美國小企業管理局估計有將近23.17%的小企業兩年內消失;由於經營失敗、倒閉和其他原因,有近52.17%的小企業在四年內退出市場3、財務制度不健全

5、,信用水平低中小企業沒有規范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缺乏有素質的、有經驗的管理人員;財務開支盲目性大;財務核算方法落後導致質量低下。由於中小企業內部財務資料不真實、不完整的現象普遍存在,銀行很難把握企業的真實情況,增加瞭銀行對企業甄別信息的成本和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也損害瞭中小企業的形象,造成銀行對企業的不信任。調查表明,在沒有得到貸款的中小企業裡面,23.5%是由於這些企業有未付銀行的利息及有逃債、廢債現象。據工行中小企業信貸部1998年對4萬戶改制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逃債的戶數和金額都在40%左右,極大地影響瞭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的積極性二、金融機構的原因1、金融結構不合理,存在

6、所有制歧視截至2007年底,在國內經營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3傢政策性銀行,5傢國有商業銀行,12傢股份制商業銀行,124傢城市商業銀行,42傢城市信用社,8348傢農村信用社,17傢農村商業銀行,113傢農村合作銀行,1傢郵政儲蓄銀行,26傢外資銀行法人金融機構和117傢分行以及242傢外資銀行代表處等,在中國境內經營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經達到9050傢。基本形成瞭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為補充,其他銀行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但5傢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産占所有金融機構資産的52.2%,存貸款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9%和54%o中國銀行業實際上呈現的是國有

7、商業銀行多頭寡占與小銀行競爭並存的雙軌競爭格局我國的金融機構結構不合理,間接融資的制度缺陷,導致融資效率低下。從所有制方面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和國傢財政在產權性質上是“三位一體”的,都屬於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並沒有建立有效的權力與約束相對稱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有產權經營管理體制。所以,國有產權在管理上呈現出風險的“軟約束”O政府對呆賬、壞賬的核銷也是按所有制來劃分的,政府“補貼”有商業銀行的虧損或破産,對國有企業承擔“無限責任”O但政府對於中小企業的呆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