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

ID:46710309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_第1页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_第2页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_第3页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_第4页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摘要: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曾国藩的成功基于这样一些因素:读书储识,坚强立志,修身定性,倔强行事,交贤纳才,开放纳新。时至今日,这些品质仍然有肴借鉴意义。关键词:曾国藩;成功;读书中图分类号:B2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2-0064-04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

2、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梁启超对曾国藩非常赞服:“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1]青年毛泽东曾经在致友人的信屮感慨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2]。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徳、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曾国藩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变的呢?这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问题,本文不揣谟陋,略陈管见。一、读书储识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摘要: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曾国藩的成功基于这样一些因素:读书储识,坚强立志,修身定性,倔强行事,交贤纳才,开放纳新。时至今日,这些品

3、质仍然有肴借鉴意义。关键词:曾国藩;成功;读书中图分类号:B2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2-0064-04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梁启超对曾国藩非常赞服:“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1]

4、青年毛泽东曾经在致友人的信屮感慨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2]。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徳、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曾国藩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变的呢?这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问题,本文不揣谟陋,略陈管见。一、读书储识自曾国藩的祖父起,曾氏家族形成了“耕读”为木的家风,曾国藩从8岁起在父亲曾麟书“晨夕讲授,指画耳提”督教下有过一段扎实刻苦的读书生活。这种读书经历对他影响很大,让他受益终身。1836年,曾国藩在“恩科”会试落第后返家途中典卖衣服购买了一套《二十三史》,父亲曾麟书知悉后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Z,斯不负耳。”[3]曾国

5、藩从此发奋圈点,研读不辍,立誓“中断不孝”,一年之内几乎足不岀户,终将《二十三史》点读一遍。在京为官时,曾国藩以朱子之书为日课、月课,制定课程十二条,规定“无日不看书,虽力.事从忙,亦不废正业”[4],在家书中勉强弟弟说,“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Z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Z课”。[5]即使在晚年身体衰病,目力不及时,他“看书未甚间断,不看则此心愈觉不安”。[6]曾国藩对于读书有着精到的见解,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7]终曾国藩一生,读书学习成为了他的习惯。正是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不断获取知识,储备学识,为他事

6、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故《清史稿》在总结他事业成功的原因时说:“国藩事功,本于学问/曾国藩认为,官宦之家只能延绵一两代,商贾之家而能勤俭者能延绵三四代,耕读之家而谨朴者能延绵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延绵I•代八代。基于这种理解,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族读书风气的养成。他经常通过书信勉励自己的族人要坚持读书。他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8]正是在曾国藩的谆谆教诲和精心培育下,曾氏家族的读书风气得以延续下去,曾国藩兄弟及其家族后裔中人才辈出,让世人为之侧日。在时下浮躁的社会里,“读书无用论”日见抬头,如何坚守学习的长期性,让知识丰富生命的内涵,自觉抵

7、制世俗的功利化、物质化侵蚀,曾氏的做法是能了我们以启迪的。二、坚强立志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农村子弟要想能有更大发展空间,成就一番事业,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货与帝王家,几乎是惟一的出路。曾国藩二十岁以前,虽然读书为文,但并无志向。基本上是沿着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再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这条路前进的。随着知识的增多,社会阅历的丰富,人际关系的拓展,曾国藩立志学圣贤,有了崭新的蜕变。他改号为“涤生”,涤是涤去IH染的污秽,正如袁了凡所说的“以前种种譬如昨H死,以后种种譬如今口生进京中进士后,他立下“效法前贤澄清天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