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ID:46711170

大小:7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_第1页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_第2页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_第3页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_第4页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进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融合了理论与实务的课程,也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与实际两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应有所侧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目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改进一、序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的两部分,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

2、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在课程体系里,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学习过《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课程,而在该课程之后,再安排《国际货运与保险》《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

3、际贸易组织等内容;实务部分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款支付、商品价格核算、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新的贸易保护壁垒一一美国和欧盟新推行的“碳关税",新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如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的“ECFA”一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如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版英国《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国际商会新推出的自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

4、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而很多教材即便是新出版的,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反映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新动态,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选取的案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要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方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目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部分时,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平均用力,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讲授内容过多,讲解程度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毛病,学生感觉理论部分难于理解,不实用;而在讲实务部分时,不注

5、意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的解释,一味注重所谓实际操作,比如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的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在运费、保险费的计算和提单、保险单如何填制上,造成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的重复。另外不重视对于实务操作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国内法律的讲解、解释,结果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总体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没有建立起按照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进行规范操作的理念,掌握的实务操作会流于表面,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提供足够帮助。2.教学方法目前很多老师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

6、备,特别是使用PPT课件授课已很普遍。而几乎每个授课教师也都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演讲的形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PPT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目前采用较多并且较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即由教师选取、或由学生自选适当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分析,并将其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发言后,由教师进

7、行点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并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去充分查阅资料,不去自学相关知识,结果导致分析不到位,基本概念解释不清。结果导致讨论效果奇差,浪费课堂时间。其次,教师没有很好的控制办法,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小组中部分同学忙碌,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课堂发言往往是小组代表,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形式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考试形式单一,考核不尽科学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目的

8、是考查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考试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技能、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大多侧重笔试,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采用较少。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等试题不能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