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

ID:46717179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_第1页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_第2页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_第3页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_第4页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文化因素研究摘要:21世纪以来,日本外交转向“政治大国”化是有其国际、国内背景,但引起日本外交转型的更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因素。首先,作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物质基础一美日同盟,是日本文化中追随强权传统的延伸;其次,日本国民独特的岛国性格和“民族优越论”传统是其政治大国实现的精神基础一新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因;最后,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讲是日本人内生的民族心态所致。日本应该转变现有观念积极融入亚洲,在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亚太的稳定,这才是提升日本国家地位的根本途径。关键词:国民性格美日同盟新民族主义中国威胁论正常国家一、日本谋求“正常国家”地位的

2、基本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日本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期。日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均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与第一次的'‘脱亚入欧”和第二次的“日美基轴”不同,这一次转型是在一切环境均较有利于日本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用最简单的话语来概括日本外交转型的基本目标的话,那就是:追求正常国家地位,谋求政治大国权力。在新时期,日本''政治大国”的实现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其一,国际环境。两极后的世界出现了空前的权利真空,这便使日本有了'‘重建世界格局,发挥重要影响”的客观条件。9・11之后,前首相小泉向印度洋派出军舰支援以美国为首的部队同阿富汗作战,后来又向伊拉克配出地面部队。这是

3、1945年以来日本自卫队首次以日本武装力量的身份走出国门。其二,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环境。90年代开始,日本政坛变化频繁,先后经历了“55年体制”崩溃、自民党优势地位失而复得、各在野党政策纷纷'‘自民化”等重大演变。传统上的"保革对峙”局面不复存在,自民党、公明党和保守党的联合执政更成为了执行“大国主义”路线和政策的中枢。经济方面,随着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能力,更加坚定了日美同盟和“借船出海”策略。其三,社会舆论环境及民众的影响。随着日本政府整体保守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社会的各种新闻媒介和民众心态也日趋保守,新民族主义思潮渐起。日本社会的各类精英也开

4、始成为激发国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领导者,而舆论则成为了工具,《读卖新闻》甚至公开地讨论修宪并刊登了宪法试案。二、文化因素在日本'‘大国化”决策中的作用(一)从日本的功利主义传统看日美同盟美国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说:“在日本人看来,持久不变的目标是荣誉,这是博得尊敬的必要条件。至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使用的手段则根据情况而决定取舍。情况发生变化,日本人就会改变态度,这算不上道德问题。”[1](P118)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耻感文化”是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因此,当外部的舆论压力不存在时做事的性质也就无所谓善与恶。“耻感文化”表明,日本人的世界观不是善与恶的二分法。这种功利主

5、义思想体现在外交上是其追随强权的外交传统。从远古时代对中华文明的顶礼膜拜,到近现代与英德先后结盟及至与美国的结盟,日本一直在不断地更新着追随的对象,并逐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强权情节”。[2](P239)日本总是善于把握住不同历史时期强权国家的基本外交走向,并设法调整本国政策以满足于强权结盟的内部条件,进而能够依赖强权发展自己。这种荣誉至上、无视道德的国民性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为了追随强者而甚至走上了法西斯式的“军国主义"道路。以往的历史经验使日本认识到追随强权所带来的好处要远大于以一个挑战国的身份来试图打破原有秩序所赢得的利益。1945年8月美国开始占领日本本土,多数日本人随即展现了令

6、人惊讶的适应力:战败显示了多年来所有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教化,竟然可以如此迅速地丢弃;人们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处处证明了对于专制主义国家垮台的欣慰,以及对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的接受力一一至少是包容力。[3](P94)这种极端的功利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实用主义、“道德”外交理念形成了绝妙的搭配,构成了日美同盟的基石。美国试图把日本变成“亚洲的英国”,成为东亚地区的离岸平衡手,从战略上制约中国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美国的鼓动,日本寻求权力政治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向前推进,这一点在钓鱼岛问题上就很明显。但不同于英国的是,日本面对的是一个业已抛弃它的大陆。尽管日美同盟处于稳步加强的态势,但它既有可能由于引起亚

7、洲国家更大的疑虑和敌意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又有可能由于其本身的矛盾而再次出现动荡和分裂,不管如何,日本不会放弃固有的外交传统,同时更不会放弃政治大国的长远目标。(二)新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民族主义思潮在近代的日本曾恶性膨胀,给中国和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乱和损失,同时也使日本国民深受其害。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日本又有重新抬头之势,被称之为“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的形成有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变化等原因。但独特的国民根性才是民族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