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

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

ID:46718216

大小:654.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_第1页
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_第2页
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质量控制与检测广东建材2014年第8期浅议某超高层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控制邵强(广州市从化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控制,是确保工程外观质量指标重要控制点。本文通过分析先进的测量控制技术、模板工程纠偏技术、环境分析与测量时机的把握、测量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使得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达到建筑设计理论标高。【关键词】高层核心筒:测量技术;纠偏技术:理论标高1引言一般超高层核心筒高度达几百米,平面尺寸为矩形或圆形,相对较狭,厚度从下至上不均变化,例如有3m、2.5m、2m、1.5m、1m不等,截面成台阶状变化收缩。核心筒

2、设有大量的洞口,核心筒内部水平结构滞后施工,因此核心筒结构的垂直度和几何尺寸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采用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施工措施、工程管理措施及先进的模板技术等多个方面技术措施,来控制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使之精度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2采取测量控制技术2.1测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核心筒垂直度和几何尺寸控制,是采取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外部控制是利用首级平面控制网作为空中导线网,传递到高空的平面控制网,每五层校核一次;内部控制是将高空平面控制网传递到核心筒的各个控制点。2.2核心筒控制点的设置(1)核心筒的

3、形状及首层平面的面积决定设置控制点的个数;(2)设置强制对中测量平台,布置竖向激光测量系统;(3)在整体提升平台上的相应位置固定布置强制对中测量点接收平台,在每次混凝土浇注前都要对竖直核心筒墙进行测量,并按需要进行调整。核心筒控制点平面布置示意如图l所示。2.3操作方法一30一[:I工Ⅱ二(1)将天顶仪在强制平台上设站,将底部强制平台中心的坐标垂直向上投影至提升平台的强制对中接收平台上。如图2所示垂直度测量控制装置布置。垫生:塑堕壶塑7、—型.竺旦苎生:==j}========2壁堂塑1』苎墨堑:垂矍竺堡重!!堕f\型塞!鱼——————^——

4、_h图2垂直度测量控制装置布置(2)利用激光测量技术建立真正的广州市基准面;(3)在提升平台的结构放射梁上相对于强制对中点的坐标,测设出核心筒外墙内壁每块模板定位控制点。从而使核心筒外墙每一点垂直度都得到控制。(4)综合考虑重力荷载/徐变/收缩对核心筒墙造成的轴向压缩进行补偿,使得在浇注墙顶混凝土时,能够让核心筒墙标高在安装之后达到建筑设计的理论标高。广东建材2014年第8期质量控制与检测3采取模板工程纠偏技术3.1要求采用高精度、高强度模板(1)模板强度要求设计高强度的模板,使模板在最大层高7.8m高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综合弹性变形小于3m

5、m。(2)模板精度要求外墙模板面板采用6mm优质冷轧钢板,模板面板拼缝进行精加工切削铯边,使模板拼缝间隙小于lmm。面板接缝不平度小于0.5mm,达到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3)综合考虑核心筒墙几何尺寸、截面收缩、其它构件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模板分块,从而保证核心筒外型尺寸的精度。3.2采用先进模板对拉螺栓定位技术(1)采用H型节安螺母系列技术剪力墙内外模的对拉固定。采用H型节安螺母系列技术,该技术原为芬兰技术,在上海南浦大桥塔座施工中引进,经专业单位改进限位技术后,已在多个大型工程中成功应用。该对拉螺杆系统有三部分组成,分为外螺杆、

6、H型螺母和内埋螺杆。其结构组成如图3所示。f_————j垃o“——1一I手======乓II图3拉螺杆示意(2)根据墙体厚度,配置内埋螺杆,其长度要求在两端拧上H型螺母后的实际长度等于墙体厚度减去2mm。(3)通过浇混凝土后的正常胀模达到设计尺寸,将此作为墙体几何尺寸的限位。墙体两侧模板通过外置螺杆旋入进行固定。(4)外置螺杆和H型螺母可重复周转应用。内埋螺杆永久留在墙体中,它可以彻底消除因穿墙螺孔修补不当而引起渗水质量隐患。同时当H型锥形螺母拧出重复应用后在墙面上留下一个深70~75mm锥形孔洞内埋螺杆在孔洞中伸出30ram,可作为墙面孔修

7、补混凝土的锚筋。从而消除了外墙修补混凝土脱落的质量隐患。应用H型螺母对拉螺杆固定模板技术。根据以往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证明,可以确保剪力墙体的截面尺寸控制在±O~5mm误差之间。从而使核心筒的几何尺寸得到有效控制。3.3采用模板纠偏技术(1)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承受混凝土的侧向压力,而且还受到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模板偏位、垂直度精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模板工程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纠偏能力。(2)采用整体液压爬升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纠偏能力,而且操作方便,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在每次模板爬升就位前,都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对模板进行测

8、量定位。一旦发现木板存在偏位现象,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垂直度和几何尺寸要求的精度。4分析环境变化,把握测量时机4.1测量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