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

ID:46727684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_第1页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_第2页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_第3页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_第4页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老师王婧菲主编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科修鸟工程修院团修工作简報[嘗養駕指导老师:王嬪菲I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主编:罗冬责任编辑:刘佩、顾詰旭记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秘书处热烈祝贺尤肖虎教授团队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全校师生员工:2月140,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科研团队共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分别是: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奖者:尤肖虎(东南大学),高西奇(东南大学),赵春明(东南大学),潘志文(东南大学),孙立新(华为技

2、术有限公司),罗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成套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奖者:黄卫,陈志明,钱振东,胡汉舟,黄融,程刚,土建伟,朱建设,罗桑,过震文获奖单位:东南大学,中铁人桥局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2、“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奖者:滕皋军,郭金和,郭圣荣,茅爱武,冷德蝶,王忠墩,刘春俊,朱光宇,刘诗义,何仕诚获奖单位:东南大学,上海长宁区同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底,今年初,教育部小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和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内新闻媒体采访团先后

3、來校对我校获奖团队进行了深入采访。近期请关注各大新闻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校党委宣传部)“创新英雄”这样炼成“创新英雄”这样炼成——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先进事迹报告(±)2月14FI,喜气飘溢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尤肖虎领衔的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因成功破解“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此项大奖全国仅两项。此前不久,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视察东大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时,如是赞美尤肖虎团队:“你们不仅为江苏、为小国,也为世界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作出了

4、重大贡献,为人类生活和幸福作出了贡献,我看了以后感到深受鼓舞。”“尤肖虎是创新英雄。”一位有识之士激情表示。改写移动通信技术“零的记录”“2G是顺风耳,3G是千里眼,4G相当于掌上电脑,互联网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搬上来。”业界人士如是说。1993年,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正式列入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此前一年,尤肖虎刚成为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成员。这是我国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于1990年。“'国家亟需实现移动通信技术零的突破。'当时的实验室主任程时听教授这样跟我说。我一听就动心了,因为我学的就是这方面的理论。”尤

5、肖虎当时的“门票”是:屮国最年轻的教授Z—,才30岁。呼应着国家移动通信研发“破冰”的号角,怀着“为国家尽快甩掉移动通信落后帽子”效力的心愿,尤肖虎开始了他的拓荒Z旅。“研究过程中没少受困难折磨。”尤肖虎坦言,“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你怎么做,只能一点一点摸索。”经过1000多个RR夜夜的协同攻关,3G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形成了近百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其中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标准,是由我国首次提出并得到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经过3G阶段的追赶,我国移动通信与发达

6、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尤肖虎告诉记者。3G项目研究成果被两院院士推选为2002年度屮国I•大科技进展,200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崛起历程颇像登山:2G全面落后,3G苦苦追赴,4G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尤肖虎则义无返顾地书写着越来越具挑战性的“连续剧”。2001年,国内3G商业化刚刚启动,欧美、日、韩等国家即紧锣密鼓地着手进行4G研究,并相继岀台了各自的研发计划。对于国际移动通信界的最新动向,尤肖虎高度关注:“经过3G阶段的追赶,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并距已迅速缩小,如果能够与国际上同步开展4G研发,赶上国际先进大有可能。”敏感到机不可失的

7、尤肖虎,迅速按照移动通信国际规则,倡导、发起制定国家第四代移动通信研发计划,4G研发主帅的重任顺理成章落到他肩上。频谱资源紧缺是制约4G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无线通信要占用频谱,就像修路要占用耕地一样。”尤肖虎解释说,容量逼近传输技术研究,就是探索怎样把冇限频谱的最大潜力挖掘出來,从而大幅度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与速率,“就好比建一条无线信息高速公路,但不能占用太多耕地。”“研究刚起步的吋候,由于4G整个是个未知数,团队里每个教授的想法都不一样,因此经常发生争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也不少。”尤肖虎感言,科学研究没有争鸣就不会有创新,作为技术主帅绝对不能搞“我

8、说你做”。一个个技术首创,就在不断的观点碰撞中产生:广义多载波并行传输、普适多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