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

ID:46728860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_第1页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_第2页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_第3页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_第4页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较句和比拟句子文学专业论文论文关键词:比较比拟语义名词指称论文摘要:现代汉语屮一•些比较句式既町以表示比较的语义乂可以表示比拟的语义,木文试运用比较句中的句式语义内容、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同类与否以及功能语法的名词指称分类等方法,対现代汉语比较句中的比较和比拟的区分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这将有利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一比较句和比拟句及其纠缠现象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旬式同时述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木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

2、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占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峙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冇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冇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冇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论文百事通《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牛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捉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

3、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旬法形式,其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口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別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

4、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來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冇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呵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丁•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一>哈尔滨比这里更冷。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一>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

5、儿更小。b.他呀,比狐狎还狡猾。他呀,比狐狎更狡猾。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T*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例句⑴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呵以自由替换湎例句⑵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冇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屮,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4)

6、小张的孩了比小李的孩了还会哭。(5)我们的大“蜡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Z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索。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

7、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旬,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勉,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帜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衣达。例如:句⑴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二句(l)b也不能说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