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

ID:46728913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_第1页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_第2页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_第3页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毕业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扶阳法在内伤发热中的运用湖北屮医药人学()5级屮医木科班吴徳鸿指导老师黄祥武20100516摘要目的观察扶阳法治疗在内伤发热的疗效,探讨其机制,并总结出符合运用扶阳法治疗的指征和其今后对临床治疗内伤发热的作用。方法对20个运用扶阳法进行治疗的病例的症状,体征,约物组成及约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扶阳法治疗符合治疗指征的内伤发热疗效显著。结论扶阳法可以大胆的用于符合治疗指征的内伤发热,疗效肯定,并且安全可靠,对临床捉高治疗内伤发热的水平均数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内伤发热扶阳法附子正文中医内伤发热指的是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础的病机,以发

2、热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需与外感受相鉴别,见表1。扶阳法是用温热的药物來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用扶阳法治疗内伤发热源于《内经》,垂训于仲呆,金元的李杲,明清的陈修园对其亦有发挥,而其首创者是清末的郑饮安。清末温病流派盛行,发热患者所用之药皆是寒凉Z品,徒伤人的阳气,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此时的温病流派已然成了温病流弊了。而郑钦安敢于打破陈规,本于《内经》忠于《伤寒》,创立了扶阳学说,用扶阳的方法来治疗内伤发热疾病,其所用之药皆为姜附之类,人称“姜附先半”。笔者现以临床跟师中的8例用扶阳法治疗内伤发热病案结合近几年4年来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文献中关于用扶阳法治疗

3、的12例内伤发热病案,共2()例病案,对其进行对照和分析,得岀治疗指征,提高临床疗效。表1内伤发热外感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和自觉发热,高热较少。热势大多较高。发病发病缓慢。起病急。病程较长较短恶寒不恶寒,有怯冷感,但得衣被则温伴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兼证常'兼头搐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初起常兼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证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20例病案中,10〜30岁8例,35〜60岁12例。男性9例,女性11例。施治于春夏者12例,秋冬者8例。1.2主要症状发热:热程15〜3()天者6例,2〜3个月者1()例,6个月以上者4例。体温37。5~3

4、8度者10例,38o5〜39度者8例,39~39。5度者2例。大便:t期腹泻者4例,便澹5例,或泄或干者4例,先成形后稀薄者4例,不详2例。小便:尿少色黄者2例,小便清长10例,不详5例,,精神:神疲乏力者12例,烦躁者5例,不详3例。口渴:不渴者5例,渴不多饮者10例,渴喜热饮者5例。食纳:纳呆15例,不详5例。其它:畏寒,出汗,肢凉,头晕,喜卧等。1.3主要体征舌象:舌淡苔白滑者13例,舌淡少苔者3例,舌红少苔者2例,不详2例。脉象:沉而无力9例,浮而无力8例,脉缓者3例。面色:淡红者5例,两额泛红者8例,苍白者5例,不详2例。1.4治方及药物1

5、.4.1方剂用四逆汤加减者12例,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者6例,用山逆汤后继服理中丸者2例。1.4.2药物所用药物共计28味:炙甘草20例,制附子20例,干姜16例,生姜13例,黄罠11例,肉桂10例,五味子,口术,当归,桂枝各8例,陈皮,细辛,黄苓,柴胡,黄柏,益智仁各5例,龙骨,地骨皮,人参,麦冬,片薇,银柴胡,麻黄各4例;白芍,白芷,砂仁,天冬,龟甲各2例。1.4.3附子的用量附子用量在5~10克者4例,15~20克者11例,30~50克者3例,用量在60-100克者1例,超过100克者1例。1.5治疗结果20例均获痊愈,服药3〜5剂者5例,8〜12

6、剂者8例,15剂以上者7例。疗程:3~5天者5例,8〜20天者12例,20天以上者3例。退热吋间:1〜3天者4例,4'6天者8例,9~15天者5例,15天以上者3例。2.讨论1.1扶阳治疗内伤发热的本质及其机制扶阳治闻内伤发热其本质是“阳虚阴盛”,致使虚阳上浮而成发热之症。诚如郑钦安在他的《医理真传》屮所言:“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Ko是龙之因水盛而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也,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虚'即此可悟用药Z必扶了抑阴也”。此处的龙指的是真阳,元阳,龙阳之火,也可称之为相火。其又云:“余每见虚火上冲等

7、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皆未识其指归,不知桂附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Z无”。其在《医法圆通中云》:“凡内伤Z人,多有身热而却不疼,虽然内热而不口渴,如此等病情,近似外感,近似火症,只宜冋阳收纳,收纳则阳不外越,而身热自已,阳冋则镇纳阴邪,而潮热不作。诸书称内热由阴虚,不知阳虚而阴鬼立出,即昼夜亦可知也。昧者不识,一见发热,称为外感,便以发散投Z,必危;一见内热,称为阴虚,滋阴降火,必殆。”可见阳虚阴盛并非表现为寒彖,其亦口J冇发热症状,其治疗便是用附了,干姜等热性约物,以此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气得到了好的扶助,那么阴火自

8、然而然的就会消退了。切不可将其视为外感或阴虚所致,否则将辕北辙,害人无数。1.2夫阳治疗内伤发热的指征根据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