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

ID:46730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6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_第1页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_第2页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_第3页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_第4页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4【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从盐神崇拜谈岱山盐业文化一、关于岱山制盐方法发展的历程岱山制盐,历史悠久,从早期的煎煮、板晒,发展到如今的滩晒,历史千年。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盐》载作盐方法:“盐泥铺于席上,四周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渗入浅坑中。”[1]《清史稿》记载,宣统元年(1909),度支部尚书载泽向朝廷报告:“两浙产盐之旺,首推余姚、岱山,次则松江之袁浦、青村、横浦等场,皆板晒之盐也。而杭嘉宁绍所属煎盐各场,卤料亦购自余姚。近年卤贵薪昂,成本加重,商家既舍煎而取晒,灶户亦废灶而停煎。煎数日微,故龙头、长亭、长林等场久缺

2、,而注重转在余、岱。”[2]清嘉庆年间,岱山盐民五金帮始创用盐板晒盐,改之前煮盐为晒盐,完成了一次盐业革命。盐板晒盐毋须燃料,成本降低,而产量又增加。盐板晒盐清朝鼎盛时,岱山年产盐为50万担(每担50公斤)。民国时期年产量70~90担。上世纪60年代初期,历代沿袭的刮泥催卤,改由先进的海水直接蒸发制卤、制盐的滩晒法所替代。1958年,岱山盐民试验滩晒,至1964年,岱山成为最早完成盐田改造并实现全省第一个滩晒化生产县,滩晒技术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1975年起,按水利系统化、滩型合理化、滩地硬底化、工艺科学化、生产机械化等要求改建

3、盐滩,技改滩全面展开,滩地结构趋向合理,滩晒得到提高。随后,盐民晒盐全部使用滩晒,经滩田技改和标准盐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滩晒工业日臻完善。近年来,岱山盐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至今,岱山有岱西、高亭、衢山、双峰等盐场,共有盐田3.5万余亩,是浙江省第一产盐大县。“板晒之盐”是岱山盐民为中国盐业发展作出的最值得骄傲贡献。原来,盐民过去制盐用灶火烧煮卤水。一锅既成,续卤再煎,昼夜不熄火。这叫做“煎盐”。此工艺成本高,产量低,并需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清朝中期,岱山盐民王金邦试用木板晒盐成功,从此可以不再使用柴

4、薪。岱山普遍推行板晒法,成本减少,劳动量减轻,产量猛增。《上海粮食志》盐业篇记载:咸丰年间,岱山盐民谢来才等逃荒乘船携带家眷到奉贤县海滨安家,板晒制盐,盐民见而仿效,改煎为晒。[3]金山史料称,漕泾沿海一带,自清代以来岱山籍人陆续迁来濒海定居,业以晒盐、捕捞为主。现为漕泾镇的海涯、海渔等村,有一千余人口,他们的语音仍保持岱山风情特色。[4]板晒法是个好东西,但一些地方官府认为晒板分散容易引发原盐走私盛行,不如集中的煎灶方式管理方便,因此反对盐民使用板晒法。从载泽这份报告可知,两浙许多盐场到清末还在沿用落后的煎盐工艺,原因即在由此

5、。[5]现在盐民制盐用的都是“滩晒”法,一般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等10多道工序。所谓的“滩晒”制盐,就是将海滩划分成若干格子滩田,利用海水,由高而低,按滩田走水,逐步浓缩制卤,最后到结晶池晒制成盐。如今,岱山盐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盐业压滩、提卤、打花、抽水、收盐等生产程序都实现一定的机械化。一、关于盐文化的主要(一)“盐宗”神话和“盐神”神话的文化观点。《世本•作篇》记载:憘“宿沙作煮盐”憗。[6]憗宋罗泌《路史•后纪四》注云:“夙(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7]张银河在《试论中国古代盐业文化》中提到:中国最

6、早的盐业神话,有黄帝战蚩尤其血化为盐池和宿沙氏煮海为盐等。[8]《世本•氏姓篇》记载着巴氏部落首领廪君(又名务相)在与其它部落首领竞争搏斗获得神位后,从夷水至盐阳途中,遭遇盐水女神求爱,廪君不从,盐神困扰,被廪君用智谋征服致死。[9]在古代立陶宛的神话中,记述有圣火女神加比娅获得往烈火中撒盐的荣耀。在叙利亚神话中,有关于神教人如何使用食盐的记述。在《圣经故事》[10]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耶和华将硫磺和大火从天上引向罪恶之城索多玛,将其毁灭。在硫磺和大火从天而降之前,耶和华遣两个天使告诉索多玛城唯一的义人罗得,叫他带着家眷逃离,并

7、嘱咐他不要回头。途中,罗得的妻子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瞬间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四川《盐源县志》载传说:“盐井开于西汉……历五代而终宋,夷疆久已荒芜。……无有知其处者。乃有牧羊夷女,蓑笠而独饮池之故,既知齐水,乃事牢盆,至今祀之,如玉女神焉。……”[11]这位元代重新发现盐泉的少数民族少女,清代又称为“开井娘娘”。被后人这样记载:“羊饮于此,迹之,见白鹿群游,尝其水而咸,指以告人,因据井汲煎,获盐甚佳,即今日白盐井也。”张银河在《中国盐业神话传说探析》[12]中认为,盐业神话按资源类别大体分为四类:盐池神话传说、井盐神话传说、海盐神话

8、传说、矿盐神话传说。池盐也称湖盐,是最早被先民发现并开发利用的一种盐类。其文字记载最早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炎黄"时期。关于池盐的神话传说,最著名的是黄帝战蚩尤其血化为盐池,麒麟、神牛造盐池的神话传说。海盐是最早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盐种,时间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