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

ID:46731411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_第1页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_第2页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_第3页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_第4页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一一自地方法制视角的观察键词:法治建设/中国道路/地方法制内容提要: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一直着力解决的经济建设中的计划与市场、政权建设中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利益分配上的国家与社会等三个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国法治呈现出自己具冇中国特色的道路,即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与地方Z间建立了权力分工体制,为法治与宪政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进而推动了国家政权止规化的建设,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律框架;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市场主体与市民社会的发育,与逐渐强大的国家机构体系发生了激烈碰撞

2、。国家一方面面临进一步保护市场主体权利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规范国家权力行为的艰巨任务。这三大问题及其解决,勾勒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木路径与框架。一、问题的提出木文试图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的法治建设走的是什么道路?由于国情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法治道路,实际上肯定是不同的。那么,中国乂是沿着什么样的道路推进法治的?这个道路又如何历史地规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乃至未来?第二,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地方、基层、公众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许多学者把中国法治理解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事实究竟如何?所以,本文的主旨是从地方法制建设的角度出

3、发,分析、探讨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这个视角的选择来自对我国法治现状的一个相互矛盾的评价。一方面,从宏观的相对“硬”的条件方面,人们倾向于认为中国法治建设成绩斐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进我们国家的宪法,这一举牯说明,至少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层面上,已经形成了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共识。如果把这60年分为两个30年,那么,现在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比较起前30年,应该说是发生了根木变化;从法律的数量与分布看,截止2009年8刀底,我国忖前现行冇效的法律已经达到229件,涵盖宪法及与宪法相关的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7

4、个法律部门,形成了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结束了中国氏期无法可依的状态;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看,不仅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完整的国家司法机关系统,而R,儿乎所冇的国家机关以及冇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内部,都设置了各种专门的法律工作机构,诸如法制办、法制处、政策法规处、法律顾问室等;从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看,法官、检察官、律帅中,法律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员比例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01年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更是推动了法律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与此相关,我国举办法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已近640所,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接近5%。这个数字,与

5、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已经持平。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看,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都是不容低估的。另一方面,从微观的具体的“软'‘的标准方面看,法治建设的现状似乎就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了。法律增加了,社会矛盾却没冇随Z减少,在冇些方面反而冇所增加。甚至,许多社会矛盾还以十分尖锐、甚至暴力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大虽发生,不仅说明公民权利保护的水平还冇待提高,而fl•也说明,至少部分群众、领导思想上还远没冇形成通过体制内的各种制度依法解决分歧的法治观念;大虽的领导干部被查处(包括司法机关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事实,表明国家的法律与制度不够健全,存在人暈漏洞,权力缺乏有效

6、的制约。没冇形成依法办事的现实,以至于可以通过打通领导关节谋求个人利益,显示冇法不依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更为严重的是,在不少地方,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开始通过法律谋求部门利益或者为他人谋求不法利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制造社会不公、严重影响公众对法律的信心。目前,中央政法委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一再强调司法的“人民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消除法律、法律工作与公众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凡此种种,不仅影响干部群众心目屮的法律权威,而且已经导致严重的法律怀疑主义情绪。这个札I互矛盾的评价,似乎是在暗示:凡是屮央、国家层而的工作,都是成绩显著的,而

7、地方与基层则经帘出现歪嘴和尚乱念经的情况。显然,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把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法律的实施,客观上会分割屮央与地方,成绩是中央的,错课是基层的,这种思维方法即使不是故意献媚,也会在客观上课导决策。毕竞,一个国家的法治是一个整体。出现矛盾并不奇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解决矛盾的过程,也许就是制造新的矛盾的过程。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才盾•,解决各种争议,意味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形成和IH的治理方式的衰退。只有深入到这一新]口国家治理方式的替代过程,对法治建设的屮国道路进行具休分析,我们才能够把握住屮国法治建设的脉络,实事求是地评价屮国的法治建设。基于

8、上述想法和认识,本文拟以我国推进法治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