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

ID:46731871

大小:8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_第1页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_第2页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_第3页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_第4页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構建多元聯合型的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探討扌商要:如何在目的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之間尋找適度平衡是各國政府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的核心議題。圍繞這一核心,不同傢形成瞭各自的救助制度。中國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在實踐中表現出各種問題,其解決依賴於多元聯合型社會救助制度的構建關鍵詞:流浪乞討人員;多元聯合模式;社會救助制度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10)-08-0051-0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權和自由,尤其是人的生存權利越來越得到認同,保障包括流浪乞討人員在內的弱勢群體的人權和自由成為社會共識,流浪乞討人員政策的價值合理性突顯,如何在目的

2、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之間尋找適度平衡也成為各國政府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的核心議題。中2003年以《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管理辦法》取代《收容遣送辦法》也表現出這種目的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之爭:前者以〃自願救助管理"為原則體現出價值合理性,後者以’強制收容遣送"為原則體現出目的合理性。[1]中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進入價值合理性階段是一種進步,但在實踐中表現出各種問題,其解決依賴於多元聯合型社會救助制度的構建。所謂"多元聯合",即地區聯合、部門聯合、機構聯合,以救助站的暫時性救助為基礎,在行為矯正、技能提高、疾病控制等多個方面加強救助,以實現長期救助、“脫乞气控制〃返乞"為目標,對流浪

3、乞討人員進行社會救助一、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實現部門聯合、區域聯合和組織機構聯合流浪乞討人員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尤其在我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條件下更是如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然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區域之間和組織機構之間協調合作。這方面,英美兩國做得都比較有成效。美國政府十分強調跨地區、多部門合作,成立瞭一個"無傢可歸問題跨部門協調委員會〃(InteragencyCounciIonHonclessness),加強各方的協調與合作。英國政府在推行救助無傢可歸者政策的時候,在相關部門中任命一個專門機構就該政策的制訂工作組成領導小組:包括健康服務中心、教育機構和社會服務中心

4、以及警察局、監獄、就業服務中心、戒毒行動組、青少年犯罪預警隊、志願的中介組織、其它地方社會團和宗教團體等組織機構人員。英美兩國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一是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確定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在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中的義務和法律責任,促成民政、警察、監獄等機關和收容機構的交流與協調工作;二是要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學習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的地區的救助模式,如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廣東模式等,共同進步;三是要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流出地與流入地政府之間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調,尤其要擴大信息存量、加快信息溝通、實現信息共享;四是要主動引進社會力量,包括各種民間組織機構、社會

5、團體和專業社會工作者,為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提供更加廣泛、深入與專業的幫助二、實現救助與管理結合,在保障人權、自由與維護公共利益之間尋找適度平衡綜觀各國的"治乞〃歷史和經驗,如何在保障人權、自由與維護公共利益之間尋找平衡始終是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的核心議題。究其原因,即在於流浪者、乞討者和無傢可歸者問題關系到憲法高度上的人權自由問題和各地方政府如何維護公共利益的問題兩個矛盾方面。隻有在理論高度上認識到這一點,才不會犯不顧現實國情過度強調人權自由的錯誤和〃各人自掃門前雪〃打著公共利益的幌子過度強調地方秩序的錯誤。在這一問題上英美兩給我們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借鑒。英歷史上幾百年的時間

6、裡都把乞丐問題歸結為個人問題,對其采取〃禁止I管制〃的措施,但是乞丐問題卻"禁"越嚴重;美社會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有過對流浪乞討人員的〃全面同情〃,政府、各類組織和全體市民全力“施舍",結果,一時間乞丐數量迅速增多,犯罪率居高不下,最後人們開始進行自我否定:政府有責任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救助,但也要註意對他們的管理,尤其是對乞討行為進行限制以維護公共利益不受侵犯。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實際上,對於流浪乞討問題,存在著兩個思路,一個是救助,二個是管理。解決流浪乞討問題,應該依靠救助與管理的結合。2003年以前,我國在流浪乞討問題上的對策是依靠《收容遣送辦法》建立起來的"收容遣送制

7、度",強調的是對流浪乞討人員的管理,在一定時期內起到瞭效果;2003年,孫志剛事件"促成《救助管理辦法》出臺,初步的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強調救助的價值合理性原則〃,是我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的進步。但是,在新制度框架卞,〃職業乞丐〃現象、〃騙站〃現象、流浪乞討人員違規違法和犯罪現象、利用乞討或控制乞討人員犯罪等現象日趨嚴重。究其原因,根本即在於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制度強調瞭’自願救助"原則,忽視瞭管理職責。可以說,目前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兩種制度在變遷過程中,從片面註重’政府特制"的權威主義下工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