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

ID:46733752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_第1页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_第2页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_第3页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_第4页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探析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办学定位不明确,发展不均衡,主要原因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忽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致使民办高职院校出现招生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满足之后,重在精神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内涵发展是今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民办咼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2-02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是近年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

2、下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耍组成部分。虽然受到重视,但与已有的公办髙职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务之急。一、文化与内涵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基木的看法都认为“文化是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徳、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

3、整体”。[1]就大学文化而言,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以物态形式表现出來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是大学不可轻视的非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则包插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类,是大学改革发展不可动摇的主导文化。[2]这就是说,大学发展依靠的是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即观念文化是人们対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是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引导大学发展的“航标”文化;制度文化是在观念文化下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大学运行发展的制动系统;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H常活动中所表现

4、出来的修养、气质、道德和能力作用于行为的具体表现。群体的行为文化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提升,只冇个体素质提高了,形成的合力才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是人学发展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内涵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冇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3]只有把文化与内涵发展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建设

5、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现状分析首先,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文化与内涵发展认识不足,办学的定位不明确。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起人和创办人的情况看,他们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板、创业的成功者,而并非业内人士,这种民办高职教育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多是企业管理模式,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制度的强化轻制度的人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及行管人员管理上,重职能部门行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轻教学人

6、员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文化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其次,把主要重心放在学校建设、环境美化以及制度管理上,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社会信誉度不高,为了吸引生源,只能从学校的外观上造声势。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面积大,校园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对学生来校参观具冇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好的生源。可是学校不重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历低,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与现代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到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很难学到真止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不少学生要求退学

7、和转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大力犁造外在化的形象上,过分夸大自身的办学力量,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搞面子工程,缺少对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來实施和操作,认为文化与内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务虚”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学院文化的认同上无所适从。再次,避重就轻,重“招”不重“教”,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密度过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是民办高职院校H前存的主要问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质量,质量是学校牛存和发展的牛•命线,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