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神居何所”

浅论“神居何所”

ID:46736039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神居何所”_第1页
浅论“神居何所”_第2页
浅论“神居何所”_第3页
浅论“神居何所”_第4页
浅论“神居何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神居何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神居何所”外语系2009级当前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巨大的经济成长,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从而激起人们对心灵性和精神面得渴望。这使我想到关于心灵信仰的话题,于是肤浅地就“神居何所”进行论述。从前人对佛陀的正悟、佛教文化的探索和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以及当下我们的“偶像”信仰等方面,突出信仰的丰富性,从屮寻求和思考我们内心的“神”所居何处。前几口,在图书馆借阅了之前书法老师向我们提到的邱振屮先生关于书法理论的著作《神居何所》。坦白地说,以我的能力,书中许多理论尚无法完全领会,但是,“神居何所”这个题目引起我的思考。“神”,在书中提

2、到的是作为书法这门艺术的精神本质所在。因此,我想到我们常提到的信仰。在此,我想将我们人的内心精神理解为“神”,把“神居何所”理解为“我们信仰的所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为口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在此,我要论述的是信仰这种“神”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神”的态度。一、《正见》——菩提树下的证悟《正见》一书主要分为四个章节:(-)造化与无常(-)情绪和痛苦(三)一切是宇(四)涅槃超越概念书中提到悉达多•乔达摩(即佛陀)是净饭王的儿子。贵为太子,他“享有优裕的生活,在伽毗罗卫国有美丽的宫殿、钟

3、爱的妻儿、敬爱的双亲、忠心的臣民、孔雀悠游的苍翠花园,还有一群才华出众的宫女随侍在侧。”但当他逐渐长大,而对自己的国土以及外而的自然世界便萌生惊奇Z感。净饭王拗不过悉达多的数次恳求,答应他岀宫游玩。在数次出游中,悉达多确实见识到沿途的旖旎风光和自然丰沛的人地。但对这位一辈子都背魁梧的侍卫和健康的宫女所围绕的太子来说,最大的冲击就是日睹了人身的脆弱,意识到原来不论是谁,都会有死亡的一天,而且不论他是富裕或贫穷,种姓高贵或低贱,都无法避免死亡这一最终命运。第一次听到这位太子迈向证悟的故事,或许我们会觉得他实在是太天真了。他是一位将要统治整个王国的王子,却问

4、出“每个人都得死吗”这种简单的问题。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种种衰坏与死亡的彩像环绕着我们。然而这些影像,非但没有提醒我们最终的命运,反而被拿来当做娱乐和获取利润Z用,这不正反映岀我们才是真正幼稚的人吗?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质。我们中国的“死文化”很不发达,我们讳言“死”字。难道是“习焉而不察”吗?而悉达多却是怎样呢?悉达多从老和死屮体会到宫败内造作的幸福,他无法继续沉湎下去。之所以使他放弃一切离开•皇宫,是因为他实在无法合理地解释所有的已生和将生的一切生命之命运就是要最终走向死亡而己。也许他对治贫穷和饥饿有一套解决方案,但是对人世间无法掩饰

5、的年老与死亡,却是毫无头绪。于是,他以吉祥草为垫,坐在一棵菩提树下,静思探索人类的木性。他了悟到不仅人类的经验是如此,所有事物、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同时,他也发现,无常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就是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悉达多从众多恒常的幻想屮觉醒,因此我们称他为觉者、佛陀。或许,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悉达多心屮的“神”一再驱使他去探索,寻求答案来解决他所疑惑的一系列在正常人看来是无比简单的问题。他的“神”高居在对人类本性的探索和叩问之中,这一种“神”使他能够舍弃繁荣和富贵,静坐思索。二、《飞扬与落寞》

6、——梁漱溟的孤独思考梁漱溟认为人禽之别,在于心为形役和形为心役。在他看來,自己是一个“有思想,乂且木着自己思想而行动的人。”在费孝通看来,他是其“一生屮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正是这种张扬的个性和真诚的心灵让梁漱溟的人生激情和思考同在,让他一次次地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他对口己的经历总结了四个“不料”:(1)当时最反对高玄最嫌恶哲学,却不料反而到大学中讲哲学。(2)小时候未尝读过四书五经,而后来乃变成一个拥护儒家思想赞扬孔了的人。(3)以一个非农村人而来农村工作。(4)乡村建设运动与民众教育或说是社会教育为一回事。梁漱

7、溟的一生曲折传奇。他被称为“最厉的儒家”。可是,他在20岁不到便开始购买佛典书籍,用心于佛学,因为受到佛家“人生皆苦”的影响而准备不结婚而出家。影响他决意信奉菩提的原因主要是:1912年,梁漱溟的革命梦想与所参与的进步革命一样,在军阀的武力好阴谋下成了泡影;而他在社会上的见闻也不断展现岀理想的无望和人生的痛苦。不久以后,他便沉迷佛学,沉迷于宗教的慰藉小。他决定信奉佛教,一生食素,终身不娶。尽管父母反对他的想法,他仍是在青灯黄卷下度过了一个个平凡而静谧的月夜。救世不成,现实污浊,就在自己的心灵的静地寻找一点安心Z处。但是,其父梁济的自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

8、般在他的生活中和心灵中炸开To这位他奉为典范的父亲却最终选择了投湖这样一条似是逃避的道路,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