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

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

ID:46738518

大小:1.67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_第1页
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_第2页
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3期Vol.41,No.32015年6月SichuanBuildingMaterialsJune,2015柳州正菱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张华侨,吕嘉毅(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广西柳州545001)摘要:柳州正菱大厦为主体高度187.1m的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综合考虑超限程度、结构体系特点及分析结果,本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经过对该工程进行了整体结构弹性计算、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针对本工程特点提出相关抗震加强措施。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弹性分析;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图

2、分类号:TU9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15)03-0049-03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5.03.0251工程概况柳州正菱大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八一2路和五一路交界处。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33万m,地22上建筑面积为8.14万m,地下建筑面积为3.19万m。主楼建筑高度为187.1m,裙房建筑高度为40m,地上主楼45层、裙楼7层,地下4层。主要功能包括综合商业区、商务办公区、酒店客房区。建筑效果图和建筑剖面图分别如图1~2所示。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

3、1]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柳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2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7s,基本风压为0.30kN/m(50年重现期),地面粗糙度为B类。图2建筑剖面图2结构体系、超限情况及结构抗震性能目标2.1结构体系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楼及非塔楼部分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楼面以上核心筒和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为保证地下室顶板的嵌固作用,地下室顶板厚度为200mm,地下1层剪切刚度为地上1层的2倍。典型结构布置平面如图3所示。主楼高宽比约为6,长宽比约为1.36,平

4、面尺寸为43.0m×31.2m,核心筒约为27.0m×11.2m。根据建筑功能和结构抗侧刚度的需要,并结合楼梯间、电梯井和设备用房等的位置,对剪力墙进行合理布置,主要剪力墙厚度自下而上由850mm逐渐减小至400mm。根据建筑平面功能要求及受力情况设置框架柱,柱距为7.7~11.2m,结构总高度的60%以下框架柱内设置型钢来减小柱的截面尺图1建筑效果图寸、轴压比,同时改善了构件延性,框架柱主要截面尺寸(mm):1500×1500、1400×1400、1300×1300、1200×1200、1100×1100、1000×1000。框架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

5、作者简介:张华侨(1982-),男,吉林白城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土梁,主要截面尺寸(mm):主梁为500×800、450×800,次·49·Vol.41,No.3第41卷第3期June,2015SichuanBuildingMaterials2015年6月梁为250×600。核心筒内部板厚为150mm,楼盖外角处板主要超限情况为:①结构总高度为187.1m,超A级高度;厚为130mm,其他板厚为120mm。剪力墙、柱混凝土强度②局部楼层出现位移比超过1.2的情况(小于1.4),属于扭等级为C60~C3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6、C30。转不规则;③在2层、23层开洞面积在30%~40%之间,属于楼板局部不连续;④竖向构件,在7层、8层处缩进大于25%,属于尺寸突变;⑤1~2层酒店大堂处有两根跃层框架柱,且40层角部4根柱子需要转换。目前,本工程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依据《高规》3.11条,综合考虑结构体系特点、超限情况及分析结果,设定本工程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3结构整体分析计算3.1小震反应谱计算分析采用SATWE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同时采用PMSAP、GSSAP软件进行了对比校核。计算结果见表1。本工程设计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7、最大值取α=max0.065(大于规范值0.040)。表1计算结果表明,SATWE、PMSAP及GSSAP软件计图3典型结构布置平面算得到的弹性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周期比、最大层间位移2.2结构超限情况和抗震性能目标角、位移比、刚重比和剪重比等指标均满足《高规》的相关根据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以下简要求。另外,在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2称《抗规》)、JGJ3-2010《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最大加速度为0.023、0.032m/s,均程》(以下简称《高规》)和建质[2010]109号及

8、《超限高层建满足《高规》3.7.6条要求。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相关规定,本工程的表1弹性计算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