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ID:46738550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体育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多媒体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兴趣的提高。在新课标下,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直观性;趣味性;体育新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在新课标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师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身体语言的学习,耍求学

2、生通过视觉建立技术动作表象,肌肉的本体感觉感知技术动作要领、肌肉用力程度以及技术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在体育教学中不但需耍大量直观的身体动作示范,更需要科学健身理论的支撑,而运用多媒体的体育教学系统,通过图文并茂的CAI课件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的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挂图、模型、录音、投影、幻灯、电视、计算机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教学媒体可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

3、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呈现动态过程以及促进教学双方进行交互作用。其主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刺激。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Z者,好Z者不如乐Z者”o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创设

4、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生动鲜活的图像,智能性的启发诱导功能,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认知心理能得到充分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是抽象的技术动作,仅凭教师的讲解示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样的技术动作,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來,再配上优美的音乐,会使学习瞬间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一于教学之中,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从而达到事

5、半功倍的效果。二、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视听媒体的组合在信息提供、直观真实反映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项目技术动作难度较大,而且需要在很短的吋间内完成。例如挺身式跳远的展体动作、背越式跳高的转競动作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会接触的运动动作,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來很大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放映录像

6、、动画逐步展示体育动作,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动作的分解步骤,利用慢动作让学生清晰感知这一系列动作在不同吋空的具体位置,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止确的动作概念和习惯。这样的教学动作准确、规范,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应当是在学生主观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运动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把

7、不同的动作技术,常见的错误动作也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高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观看课件后,自己去做动作,通过主观感觉,建立动作概念,然后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拍摄,让其观看自己的动作,并与课件屮的正确动作进行比较,从而学会止确的动作。多媒体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传统教学和比各有优势,并不能完全互相替代,体育教学中的某些特定场合,有吋传统手段比现代技术更加有效,不能厚此薄彼,应强化教师培训。不仅要对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对信息

8、技术的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参考文献:[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11-07.[2]南国农•信息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