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

ID:46739908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_第1页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_第2页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_第3页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_第4页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化学反应微观变化及宏观现象描述之间矛盾及成因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宏观上的现象变化之间矛盾的原因。1、问题的提出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变化常伴有宏观上的现象变化,而现象变化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体系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两种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常伴有难溶物的生成与溶解、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如气体的颜色与气味)、体系的颜色变化等易于观察的现象变化,有时还会引起体系温度和酸碱性(pH值)的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绝对的、确定的,但是,由物质变化引起的现象变化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

2、”,涉及“宏观与微观”以及“量变与质变”等化学思想方法问题[1]。既然涉及反应的“量”的问题,那么,关于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和原因解释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凭经验理解,更不能凭借定势思维想当然地解释,例如中学阶段关于Fe2+与Fe3+之间的转化问题,二者的相互转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有氧化性(还原性)、催化作用、离子检验等等,这些变化大都涉及到溶液的颜色变化,而这种颜色变化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定的或必然的,其实不然,因为溶液的颜色变化涉及到物质的浓度问题,当浓度很小时,人们的眼睛是观察不到溶液颜色变化的。例1.(2010-上海-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

3、现象的是A.N02通入FeS04溶液中B.C02通入CaC12溶液中C.NH3通入A1C13溶液中D.S02通入已酸化的Ba(N03)2溶液中N02通入FeS04溶液中一定有明显现象吗?分析:对于A选项,涉及的化学反应有:3N02+H20=2H++2N03-+N03Fe2++N03-+4H+=3Fe3++N0t+2H20合并两式得到:3N02+3Fe2++2H+=3Fe3++N03-+2N0+H20反应涉及到的变化有两个:一是物质变化,即Fe2+转化为Fe3+;二是现象变化,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溶液颜色可能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命题人根据N02

4、通入FeS04溶液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依据判定出A选项一定出现了明显的现象。事实上,如果溶液的浓度很小,小到肉眼观察不到现象变化的时候,A选项就不正确了。如果命题人一定要把溶液颜色变化当作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判据,则必须注明Fe2+的浓度,比如lmol/L,只有浓度(也就是量)达到一定范围时,这种明显的变化才可以观察到,当c(Fe2+)(题干也没有指明)很小,比如0.001mol/L时,我们是很难也眼睛辨别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同样,也不可能把逸出的气体作为判断依据,因为通入气体和逸出的气体混在一起,而且又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的是反应产生的气体还是没有反应或来不及反应

5、的气体呢。本题命题人忽视了实际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对应的现象之间的“量”的关系。问题解决也不难,只要指明反应体系的浓度(视觉可以观察到的范围之内)或把“明显现象”改为“一定发生了反应”就可以了,或改为"向lmol/L的Fe(N0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因为该变化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到颜色变化,还有气体逸出。类似情况,2006年高考广东化学试题第18小题(见例2)就比较严密,试题通过一个物质检验的灵敏反应达到目的。例2•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A.少量明矶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B.往FeC1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Na202固体加入到过量N

6、aHS03溶液中D.往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04)3稀溶液综上所述可知,化学反应确实发生了,因为微观发生的化学变化的量的问题,宏观上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现象变化。2、微观化学变化与宏观现象描述的矛盾分析2.1变化现象与变化原因不对应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化学反应与反应现象(结果)之间的定性与定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释,此类问题不仅在试题中经常出现,在教材中也时常见到,例如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007年2月版)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原因解释,给出了氯化铁、氯化钠和醋酸钠三种盐的pH值(教材图3-14):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存在

7、水解的事实,由于教材中没有注明溶液的浓度及测定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就认为氯化鞍溶液的pH一定等于5.12o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醋酸钠溶液的pH—定等于9.88吗?2)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定大于7吗?这里没有指明测定环境,也没有指明被测溶液的浓度,就算实验在常温下测定,这里也忽略了变化与结论之间“量”的关系。盐类水解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盐溶液的pH测定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lmol/L和0・001mol/L的CH3C00Na溶液的pH肯定是不同的,(TC和25*条件下测定的pH也不可能是相同的,更不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