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

ID:46741800

大小:7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_第1页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_第2页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_第3页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_第4页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地震後阿壩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汶川地震後阿壕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和重點領域摘要:2008年“5•12”特大地震震中在阿壕州的汶川縣,地震給阿墻州帶來巨大損失。地震後阿墻州循環經濟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資源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建立適合地區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體系關鍵詞:循環經濟;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阿壕州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5-0132-02阿壕州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緊鄰成都平原,北部與青海、甘肅省相鄰,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成都、綿陽、德陽、雅安

2、、甘孜等市州接壤,轄13縣,224個鄉鎮,1354個行政村,幅員8.42萬平方公裡。阿塲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北端與川西北高山峽谷的結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峽谷為主o2008年“5•42”特大地震震中在阿墻州的汶川縣,地震給阿壕州帶來巨大損失。根據國傢發展改革委發佈實施的《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生產力佈局和產業調整專項規劃》,中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有效恢復災區的各項事業,重建農業、工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生產,優化提升生產力佈局和產業結構,實現三次產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工業發展達到或高於災前水平。專項規劃提出災後生產力佈局和產業調整要全

3、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科學重建。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主體功能區建設和就業需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遠近結合,合理安排原地恢復、原地重建與異地新建,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實現災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專項規劃明確提出瞭適宜重建區、適度重建區和生態重建區的生產力佈局定位和重建目標,即結合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傢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和災前產業發展基礎,區分規劃區的不同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力佈局,發展循環經濟一、阿塲州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路循環經濟是對物

4、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以物質閉環流動為特征的生態經濟,它使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規律要求,構成—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往復的新的流動系統。在這個新的系統中,物質和能源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資源和環境得到合理配置和永續發展,從而保證經濟和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改善的協調一致性和可持續性。循環經濟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三者的和諧統一,是重視經濟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科學發展觀的—種體現。其目的是使資源以最低的投入,達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從而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生態化,使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規律相

5、吻合,最終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雙贏。根據地震後阿墻州的實際情況,恢復重建過程中發展循環經濟務必圍繞以下幾點展開:1•以提高資源利用為核心,以節能、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各類資源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循環經濟要求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率,形成高效合理的產業結構,各產業之間按照工業生態學規律,形成互相關聯、互相依存的產業鏈,並且其物質和能量能夠建立起良性的循環體系。在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中,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降低污染物排放強

6、度,優化產業結構,繼續淘汰和關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落後的工藝、設備和企業,用高新技術和生態技術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等高新技術產業;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建立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2•培育壯大區域性的資源再生(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一種物質不斷循環再生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在保持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同時,建立資源-產品和廢棄物-再生資源的清潔閉環流動模式。循環經濟中的資源閉路循環反饋運動

7、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長資源使用環節,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能循環模式,將社會經濟活動高效有序地組織成資源利用-清潔生產-資源再生的閉路型物質能量循環的反饋式流程,保持經濟生產和消費的低消耗、高質量、低廢棄,從而將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破壞減少到最低程度。循環經濟通過資源利用的閉環流動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其中,資源的充分循環利用就是使物質的不完全循環或無循環更多地變成再循環,以資源的不斷循環利用為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方式,通過對廢棄物實行循環再利用,實現資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原生資源的開采。資源要素的閉

8、環流動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廢棄物的回收在利用,把廢棄物資源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3•發展循環產業,建設生態產業園。生態產業也叫循環產業,是按照循環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