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

ID:46741840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_第1页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_第2页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_第3页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_第4页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建设【摘要】本文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物流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首先,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理念的认识和实践存在误区,高职院校缺乏具备实践经验的物流教师,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其次,对如何改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的建设进行了探讨,认为高职院校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引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且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3)05-0126-02一引言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动,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越來越强的“三跨”特征一一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在强大购买力的支撑下,物流业的刚性需求急速扩大;加之现代购物方式和运输手段的不断更新,给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但是,由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物流的专业性和高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流通、信息处理和配送等环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这些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应成为物流专业建设的着力点,高职院校的

3、物流专业建设由丁其技能性和实践性的木质耍求就更应该立足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改进方式等方面来进行物流专业的建设。目前,对于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研究很多,也冇了很多进展和成果。木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建设有所裨益。二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1.対校企合作理念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的误区由于人才培养观念难以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优质教师的缺乏和实践基地的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和木科的培养方式趋同一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严重背离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角色定位一一为社会培养

4、具备操作技能(应用型)的人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宣称学校的定位已由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要加强校企合作和校社合作,但在实践屮仍是“多数时间进行理论教学,在临近毕业时由学校和学生共同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至于进行校企合作时所签订的“实习基地合同”,则多成为口头承诺和宣传噱头。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专项投入落实不到位的因素,也有资金不足的因索,但更多的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任何企业首先关注的都是商业利润,而不是其社会效益一一如果高职院校给企业带来的商业效益过低,即使社会效益长远,它们都会失去与学校合作的兴趣。2.缺乏具备实践经验的物流教

5、师物流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对于教师的物流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中,从事这个专业教学的教师多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调过来的,他们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或是实践经验等方面都较为缺乏。那么,有哪些因素阻碍了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和完善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存在偏见。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比本科院校要“低级”,这使得高级专业人才更偏爱本科院校而不愿意任教于高职院校。二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政策没有落实。虽然从政府层面到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要

6、老师多走出校门、多在实践中学习,但由于各种政策的操作性不强,加之政策监督走过场,教师的实践学习多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被各种日常教学事务、行政事务和职称考试等事项所束缚,这就使得他们能够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1.教学方式落后现代教学手段要求教学者将口述、书籍、视听设备和网络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组合,以便让学生更为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对于高职教育这类有着特殊社会定位的教育形式而言,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是首要目标。然而,山于教学设备、教师技能和教学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仍停留在书本教学的阶段,学生期待的和社会

7、想象的“充足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实训设备”并没有在教学中出现(或者很少出现)。落后的教学方式使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远远低于社会期望。三如何改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的建设1.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职业教育领域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尝试,至今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校企合作既可以促进企业人才结构的储备、更新和优化,从而增强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也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高质量的师资、为学校带来更为贴近时代和社会的课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

8、富的实践机会,从而使高职教育的社会作用得到更显著的发挥。我国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要真正落实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就需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产业人才,为新增加的城镇人口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